唐伯元
【注释】 王驾(752-836),字贯之。宰相王缙之子,官至左拾遗、集贤殿学士。 彩毫,笔的别名。 范叔,唐代诗人杜甫的自称。 渴作狂,口渴得厉害。 苏湖,即杭州西湖,苏轼和湖州(今属浙江)白居易合称“苏湖”。 朝参,古代官员早上入宫朝见皇帝。 御炉香,指帝王所用香炉里的香料。 【赏析】 此为酬答王驾之作。诗中以“苏湖”对“湖绵”,意谓两人同为杭州人;以“相如”对“王”,“相如”是司马相如的字
我们来看题目《老父寿日次韵》中的关键词和诗句。 1. 老父寿日:这里指的是父亲的生日或者庆祝的日子,寿字常用于表达对长辈的尊敬与祝福。 2. 次韵:古代诗词中,同一首诗作的各句在平仄、字数等方面要相同或相近,这称为“律诗”的一种形式。这里的“次韵”意味着是按照原诗的格式进行创作。 3. 八千椿树几凌霜:这是对树木坚韧不拔生命力的象征,八千椿树代表着长寿,而凌霜则表示不畏严寒。 4.
【解析】 此诗是病中寄杨太史的诗。武陵一曲想南征,怅望秋天虚翠屏。“武陵一曲”即《咏怀》之“武陵”,借以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怅望秋天”指秋意,“虚翠屏”指徒然空想而已。多病独愁常阒寂,簿书何急来相仍。“多病”“独愁”都是自伤,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苦闷之情。“遽”、“何急”点明主旨,说明诗人因政治上失意而心情抑郁。“方朔虚传是岁星”一句,化用《史记·滑稽列传》中淳于髡的“方今上无太子
【诗句释义】 十月十一日,我与诸僚友在吕鸿胪的宅院观赏菊花,并追次壁间韵。 自是东篱巧傲霜,秋英烂漫艳华堂。白衣似爱陶潜兴,青眼从教阮籍狂。此日看花犹帝里,十年起草愧明光。独怜同舍兼同调,吟得诗成句里香。 【译文】 十月十一日,我和各位僚友在吕鸿胪的府第赏菊,并且追和壁上的韵。 自从选择了这样的菊花,就巧妙而傲慢地面对寒冷的霜;秋天的花朵烂漫艳丽,装点着华丽的殿堂。 你就像喜爱陶潜那样喜欢菊花
人日采芳亭对雪即席呈曹长王德履亭外老树斜风剪,粉墙飞过树全遮。 天涯剪彩人为日,署里含香玉作花。 同舍岁深寒自恋,试春衣在酒堪赊。 相将退食无多暇,何事山阴访戴家。 注释: - 亭外老树斜风剪,粉墙飞过树全遮:描述亭外的景色,斜风吹动的老树仿佛在用剪刀裁剪着天空,而远处的粉墙则遮住了整个视线。 - 天涯剪彩人为日,署里含香玉作花:形容人们用彩色纸张剪成人形作为太阳
乙未春正月二十三日早恭遇上御皇极门觐天下来朝诸侯时有岛夷乞封阙下二首·其二 诏选宫人昔奏知,怪来朝讲故迟迟。忽逢丹扆垂裳日,正忆天言罪己时。 注释: 乙未年春正月二十三日清晨,我有幸在皇极门前迎接天下来访的诸侯,其中有来自海岛的使者请求封赏。 之前我曾向皇帝报告此事,但现在却因朝会而迟迟未能前往。 忽然间,我看到皇帝身穿黄色龙袍,正在悠然自得地垂钓。
【注释】 贱辰:诗人自称的谦称。承吕,吕师孟;徐献、李宗诚、曾舜征、袁季友、诸省丈,皆指当时有名望的朋友;汝存,即汝南子。罗布衣,即罗隐,字昭谏,号玉川子。汝存携酒见过集杜,当指罗隐来访杜甫,而杜甫已去世。 【赏析】 《杜工部集杜》为唐末诗人杜牧所编。杜牧在《序中序》里说:“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商舘唱和,遂忘老之将至。”这首诗是杜牧游长安时所作,反映了他与朋友聚宴欢饮的情景。
若为邂逅惜芳辰,指点峰头月色新。 对眼忽疑天有路,逢君况是玉为人。 虎溪别去多应笑,马上看来几处真。 不有风流贤刺史,清光今夜共谁论。 诗意解析: 1. 若为邂逅:“若为”在此处可以理解为“如果”,表达一种假设或条件。“邂逅”意指偶然相逢或相遇。整体上,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意外相遇的珍视和感慨。 2. 惜芳辰:这里“惜”表示珍惜,“芳辰”即美好的时光或时机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对关键词语的赏析。“盆满黄金丛满霜,锦为屏障画为堂”一句中“盆满”“黄金”是形容菊花之多;“金盆”比喻花盆,“满”字形容花开得茂盛,“黄金”喻指菊花的颜色鲜艳。“锦为屏障画为堂”句的意思是,用锦绣作为屏风,用彩画来装饰厅堂。这两句话描写的是菊花的美丽,突出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留连不是因花恼,酩酊原非为酒狂。”两句意思是:徘徊留恋不是为了被花朵烦扰而醉意朦胧
【注释】 1. 醉经楼:即醉经楼,在今江苏南京。 2. 茅斋寄在小城隈:茅屋寄居在小城的边沿。 3. 扬雄:西汉辞赋家,《方言》一书是他的著作。 4. 袁绍:东汉末年军阀、诗人,与曹操争夺冀州,失败后投奔袁术。 5. 此身:指自己。 6. 怀抱:胸怀。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病中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无奈。诗中用典较多,既有对历史人物的引用,也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