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东篱巧傲霜,秋英烂漫艳华堂。
白衣似爱陶潜兴,青眼从教阮籍狂。
此日看花犹帝里,十年起草愧明光。
独怜同舍兼同调,吟得诗成句里香。

【诗句释义】

十月十一日,我与诸僚友在吕鸿胪的宅院观赏菊花,并追次壁间韵。

自是东篱巧傲霜,秋英烂漫艳华堂。白衣似爱陶潜兴,青眼从教阮籍狂。此日看花犹帝里,十年起草愧明光。独怜同舍兼同调,吟得诗成句里香。

【译文】

十月十一日,我和各位僚友在吕鸿胪的府第赏菊,并且追和壁上的韵。

自从选择了这样的菊花,就巧妙而傲慢地面对寒冷的霜;秋天的花朵烂漫艳丽,装点着华丽的殿堂。

你就像喜爱陶潜那样喜欢菊花,又像阮籍那样放达不羁。

今天欣赏菊花,就好像回到了京城一样;已经十年了,还没有写过什么文章,感到惭愧。

我特别喜爱那些和我志趣相投的朋友们,他们和我一样,也喜欢菊花。

我们一起吟咏诗歌,写出的诗词里都弥漫着菊花的香气。

【赏析】

《十月十一日同诸僚友集吕鸿胪宅看菊追次壁间韵二首》,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作品。这首诗作于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十月十一日,当时作者任枢密院编修官、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在杭州任职期间,与友人吕鸿胪结下深厚友谊。两人经常在一起饮酒赋诗,相互酬答。此次,作者约请了吕鸿胪的几位僚友到他府邸赏菊,并在墙上的韵上写下了自己的诗句。这两句就是其中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菊花的喜爱之情。

首联“自是东篱巧傲霜,秋英烂漫艳华堂。”是说:自己选择这种菊花,就巧妙而傲慢地面对寒冷的霜;秋天的花朵烂漫艳丽,装点着华丽的殿堂。这里的“自是”二字表明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东篱”是指古代诗人陶渊明曾隐居的地方,这里用来象征自己向往隐逸的生活。“傲霜”则体现了作者坚韧不屈的性格。“烂漫”则是形容菊花盛开的景象,既美丽又壮观。“艳华堂”则是指华丽的宫殿,用来形容菊花的美丽足以装点整个殿堂。这句诗通过对菊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之情。

颔联“白衣似爱陶潜兴,青眼从教阮籍狂。”“白衣”是指陶渊明身穿白色衣裳,这里用来形容自己的朴素。“陶潜兴”是指陶渊明的高尚品质。“青眼”是指阮籍善于察言观色,能够理解别人的心情。“从教阮籍狂”则是说阮籍的放荡不羁性格也是我所喜爱的。这句诗通过对比自己的朴素与陶渊明、阮籍的放荡不羁,进一步突出了自己对菊花的喜爱之情。

颈联“此日看花犹帝里,十年起草愧明光。”“此日看花犹帝里”是指今天在这里赏花,感觉就像回到了京城一样。“十年起草愧明光”则是说自己写了这么多年的文章,却没有得到过认可,感到很惭愧。这句诗通过对比自己在京城和家乡的地位差异,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文学事业的追求。

尾联“独怜同舍兼同调,吟得诗成句里香。”是说:特别喜爱那些和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们,他们和我一样,也喜欢菊花。我们一起吟咏诗歌,写出的诗词里都弥漫着菊花的香气。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朋友的珍视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通过对友情的描绘,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珍视和对文学事业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