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烨
【注释】 读左氏春秋作:阅读左丘明所著的《春秋》 夫子维王道,褒诛汗简青:孔子是维护王道的人。褒、诛都是古代史官记载帝王事迹时使用的褒扬和贬抑的字眼。汗简:指晋代傅玄在太行山中所得的《左传》古文残简。青:古文字书写用墨色深浅不同来表示字义,这里指古文。 千秋师凤德:指历代相传的圣人之德。 三传翼麟经:指《春秋》三传(公羊、谷梁、左氏)为《春秋》这部经典提供了注解,使《春秋》成为一部完整的历史著作
诗句释义及翻译: 1. 庭槐开御幄,云气逼遥岑。 - 注释: 庭院中的槐树开花,仿佛在为皇帝的帐篷撑起一片绿意。 - 译文: 庭中槐花繁盛,仿佛为皇家帐篷增添了一抹生机。 2. 雨湿銮铃重,风吹辇路深。 - 注释: 雨水打湿了銮铃,显得更加沉重;风吹动着通往京城的路,道路显得更深更幽长。 - 译文: 雨水让銮铃的重量增加,而风则使得通往京城的道路变得深远且充满挑战。 3. 芭蕉分碧叶
【注】①阙里:古代地名,指曲阜。②朱甍(ménɡ):红色屋脊。③阿:山的侧面。④左纽:左旋的纹饰。⑤元气:这里泛指生机。⑥瑞与龟龙并:意谓神物和灵龟、龙并生,象征吉祥。⑦劫灰:指火焚后残留的灰烬。 译文: 干耸朱红色的屋脊外,根盘在碧绿殿宇之侧。 奇特的纹饰成为左旋的装饰,生机勃勃挺拔着孤零零的树木。 神物和灵龟、龙并生,象征着吉祥,历经岁月沧桑。 徘徊欣赏手泽的痕迹,不与劫后的灰烬同消。 赏析
夏日郊行的诗 节变春方去,清和助麦秋。 蔚林乘早夏,茂草接新流。 柳絮堤边起,荷钱水上浮。 风光殊旧日,此意未曾休。 译文: 季节更替着春天的离去,清凉和煦的夏天到来。 在早夏的树林里乘凉,茂盛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新的水流。 堤岸旁柳树的细絮随风飘起,水上漂浮着荷叶的圆钱。 景色与往日相比更加美丽,这心情从未有过停歇。 注释: 1. 节变春方去:季节更替,春天已经过去。 2. 清和助麦秋
【注释】 1. 邓尉:在苏州西北,有邓尉山、邓尉寺等名胜。 2. 知名久:名声早已传播得很远。 3. 看梅及早春:趁早春时节去欣赏梅花。 4.耽胜赏:喜欢欣赏美景。 5. 重时巡:重视春天的游览。 6.野霭:指山间缭绕的云雾。 7.散:消散。 8. 山容:山貌。 9.缤纷:色彩繁多的样子。 10.万树:形容树木很多。 11. 相对惬佳辰:相互对视着,觉得十分惬意。佳辰,美好的时光。 【赏析】
【注释】 金山,即江苏镇江的金山。江天寺:在金山之西,又名焦山寺。 独爱江天寺,停桡上碧峰。 停桡(ráng):船停靠岸。碧峰,青翠的山峰。 波澜声浩浩,楼阁势重重。 波澜:指波浪。 重:重叠,重复。 日暖浮双树,风微送午钟。 浮双树:指江中两只白鹤。午钟:指寺庙中午撞钟报时。 春色澹春容,南北岸花飞红。 澹(dàn):淡。容:容貌。 南北岸:指金山、北固山等。 【赏析】
【解析】 1.绝顶巉岩:形容山势险峻,山峰陡峭高耸。巉岩,险峻的山石。 2.片云生众壑:一片云彩飘浮在群峰之间。 3.虚籁落空台:风吹过树梢,发出的声音仿佛是空无所有的物体所发出的响声。 4.寺古人行少:古寺中来来往往的人很少。 5.林深鸟乱回:树林深处鸟儿飞得杂乱无章。 6.千峰多秀色:千座山峰上有许多美丽的景色。 7.远眺足徘徊:从远处眺望令人徘徊不已。 【答案】 译文: 登上盘山的最高点
【注释】 万顷:形容江面广阔无边。沦涟:水波泛溢的样子。映:反射。平沙:指长江的沙滩。一望:一眼望去。收:聚集。天光:指月光。起:照映。水面。云影共波流:云彩与水波相互交错,互相辉映。姑苏:今苏州,古称吴地或姑苏。轩:窗子。民情:百姓的心情或心情。自得:安适、舒适。泛龙舟:在水上划船。泛:漂浮。龙舟,用木雕成龙头和龙身,上置彩饰,形似龙,因而得名。这里借指南方各地的民俗活动。 【译文】 长江上
【注释】 翠盖:用翠羽装饰的伞盖。鸾旌:用鸾鸟毛羽装饰的旗帜。刻漏:古代计时器,即漏壶,有刻度可以显示时刻。油云:云层中含油脂的云雾,天气晴朗时出现的现象。时雨:及时雨,指夏季及时降下的雨。山脉:指远方的山峰。泉形:泉水的形状。深宫:皇宫深处。 赏析: 首联写景:“翠盖鸾旌出,平明刻漏同。”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绿色的伞盖和华丽的旗帜从口外飞来,清晨时分,钟表的滴答声和报时的声音也同步响起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审清题干要求,本题是理解性默写,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重点字词。 本诗首联“枝上流莺早,千红万紫香”,意思是:枝头上的黄莺啼叫得如此欢快,百花盛开,香气袭人。“枝上”点明了地点,“流莺”点明时间和人物,“早”点明了莺鸟啼叫的状态;颔联“气融催景丽”,“融”通“融”,意谓春意融融,万物生机勃勃,景色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