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釴
寄郭用常 鸟栖残叶梦回时,月满关山有所思。 无数人家吹玉笛,未应俱是断肠辞。 注释与赏析 注释 1. 鸟栖残叶 - 描述鸟儿栖息在秋天凋零的树叶上的情景,暗示着萧瑟凄凉的氛围。 2. 梦回时 - 诗人在梦中回到了过去,可能回忆了某个重要的时刻或事件。 3. 月满关山 - 月亮高悬于山脉之上,映射出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4. 有所思 - 表达了诗人对某种事物或情感的思考和怀念。 5.
{"梦断巫山独拥衾,笙歌声迥夜沉沉","无情不似铜龙漏,滴碎长门一寸心", "霜叶萧萧鸣屋角,黄昏斗觉罗衾薄", "夜风摇动镇帷犀,酒醒梦回闻雪落", "起来呵手画双鸦,醉脸轻匀衬眼霞", "真态生香谁画得
```json { "诗句": "金羁细马出明光,碧色罗衣锦绣香。", "译文": "金色的马缰绳系着一匹细马,它从明亮的光中走出;那碧色的罗衣上绣着华丽的图案,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气。",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细腻的春日景象。首句'金羁细马出明光'形象地描写了马匹的高贵与光泽,暗示了主人的尊贵身份和良好的教养。第二句'碧色罗衣锦绣香'则通过色彩和香气的细节描写,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美感
注释: 玉河桥下断水流,流尽西风不见鸥。 即使收获了霜红的树叶,也磨灭不了多情人的大半愁。 赏析: 首句“玉河桥下断水流”,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凄清的氛围。第二句“流尽西风不见鸥”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愁的深切感受。 第三句“纵然收得霜红叶,磨灭多情一半愁”中的关键词“多情”和“愁”分别点明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注释:柳花台榭上的柳絮已经融化,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荷叶池塘趁着傍晚的凉意。十里翠萍被鱼儿点破了,在软沙深处,可以看到鸳鸯嬉戏。 赏析:诗人在描绘一幅美丽的夏日景色。柳花台榭、荷叶池塘、翠萍鱼、软沙鸳鸯,这些都是夏天常见的元素。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这一切描绘得如诗如画,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夏天的魅力。同时,诗人还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韵味和深度
注释:没有诗歌来送别,但我有深深的感情。看着山景,我仍然记得离别时的情景。沧洲隐隐约约地连接到河间,夕阳下,我骑着马在城头。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朋友的送别之作,虽然没有诗歌来表达,但作者的内心情感深沉。他看着山景,回忆起离别时的情景,心中充满了对朋友的思念。诗中的沧洲、河间、落日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 - 樽前:指酒席或宴会的场合。 - 谁遣雪儿歌:雪儿可能指的是一位擅长唱歌的女艺人,被派往宴席上演唱。 - 司马风情晚更多:司马可能是指某个有魅力的人或事物,这里的“风情”可以理解为风度或气质,而“晚更多”则表示这种风格或气质在傍晚时分表现得更为突出或强烈。 第二句 - 银蜡影:银色的蜡烛光,这里用来描绘场景中的光影效果。 - 人已醉:暗示在座的宾客因为酒精的作用
诗句解释: 1. 渔阳草树不逢茶:渔阳地区的草木由于缺水,未能长出茶叶。 - 渔阳: 地名, 今北京市密云区一带。 - 草树: 指植物或树木。 - 不逢茶: 没有遇到茶叶种植。 - 茶: 一种饮品,通常由茶叶制成。 2. 柳外春声听掺挝:春天的柳树发出的声音让人聆听时仿佛听到了打击乐器的声响。 - 柳外: 描述春天柳树的外部,暗示季节为春季。 - 春声: 春天的声音。 - 掺挝:
诗句解读: 1. 秀句修然洗黛红,也应斋閤万情空。 - “秀句”指优美的诗句,“修然”可能指清澈或高洁的样子,“黛红”可能指深红色,这里可能指的是女子的妆容。整句可能是在描述一位女子用清丽的诗句来描绘自己的容颜,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空虚。 - “斋閤”是古代文人书房的意思,“万情空”可能表示内心的情感如同空虚一般。 2. 只知圆泽缘将尽,不谓芳卿恨尚同。 -
诗句释义 1 连娟新月照黄昏,无事知君静掩门。 - “连娟”指月亮的形状,形容其圆润如玉;“新月”指的是初升的弯月;“黄昏”则暗示时间是在傍晚。这句诗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夜晚,表达了诗人在无人打扰的环境中独自欣赏美景,同时也暗含了对文量(假设的友人)的思念。 2. 醉里无功应自适,愁来仲孺与谁论? - “醉里无功”可能是指醉酒时无所作为或者感到无趣;“仲孺”可能是文量的别称或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