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前寒蝶过东家,阶下春江走白沙。
静里移灯疑有影,酒边吹白半无花。
深随柳色添芳絮,巧与诗人斗鬓华。
老眼平生贪素雨,不知更有水精霞。
三月三日大雪同亨父次前韵
楼前寒蝶过东家,阶下春江走白沙。
静里移灯疑有影,酒边吹白半无花。
深随柳色添芳絮,巧与诗人斗鬓华。
老眼平生贪素雨,不知更有水精霞。
注释:
- 三月三日:指农历二月十五日为清明,又称为“上巳节”或“踏青节”,这一天天气晴朗,适合外出游玩。
- 大雪同亨父次前韵:大雪时节,与同亨父一起赋诗应和前一首的韵律。
- 楼前寒蝶:楼前飞舞的蝴蝶在寒冷的天气中显得有些凄凉。
- 东家:指主人家的东侧。
- 阶下春江走白沙:阶下流淌的春江中漂浮着白色的沙子。
- 移灯:移动灯光,使影子产生错觉。
- 酒边吹白:在饮酒时,风吹起酒杯中的白色液体。
- 半无花:形容花朵稀疏,几乎看不到花。
- 深随柳色:随着柳树的颜色深入。
- 添芳絮:增添芬芳的柳絮。
- 巧与诗人斗鬓华:巧妙地与诗人比拼头发的风采。
- 老眼平生贪素雨:用老眼看惯了清淡的雨水。
- 水精霞:比喻美丽的晚霞。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三月三日大雪时节与同享父一起吟咏应和前一首韵律的作品。全诗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同时融入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及与友人共赏时的愉悦心情。
首句“楼前寒蝶过东家,阶下春江走白沙。”描绘了一幅冬去春来的景象,楼前的寒蝶飞过,阶下的春江流淌。这里既表达了季节的更迭,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期待和喜悦。
次句“静里移灯疑有影,酒边吹白半无花。”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景象。在静谧的夜色中,作者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但酒边的白色液体却几乎看不到花朵的存在。这两句诗通过对光影和色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第三句“深随柳色添芳絮,巧与诗人斗鬓华。”继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随着柳树的生长,树上的嫩芽增添了芬芳的柳絮;同时,作者巧妙地与诗人比拼着自己的风采。这里既有对春天生机勃勃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珍惜。
尾句“老眼平生贪素雨,不知更有水精霞。”表达了作者对清新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虽然已经习惯了清淡的雨水,但对于更加美丽的晚霞却充满了好奇和渴望。这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体现,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还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具画面感和感染力。同时,诗人还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和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