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下面我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送邵文敬主事 珊瑚木难世所罕,才华见羡难为款。 日短天寒客欲行,诗坛别后谁为伴。 - 注释: 珊瑚树很少见,才华出众的人很难结交。 - 译文:世上少见的珊瑚,才华横溢的人难以交结。 - 注释: 日短天寒,客欲行。 - 译文:天气寒冷,日落,客人想要离去。 - 翻译与赏析: 这句表达了主人对即将离开的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
翻译为中文是: - 庭窗月落窗户幽,灯影离离照良夜。吾侪口业不容己,白战相凌未相下。兰焚膏灭不自惜,绿发红颜暗中泻。隔床颓呼喜弥明,当坐相讥畏陈亚。少年心事老人身,风情一夕聊相借。僵僮误触屏风倒,腊泪半欹灯晕谢。黄纸红旗竞世尘,青蹊布袜抛江舍。 注释解释如下: 1. 庭窗月落窗户幽:庭中的窗户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幽深。 2. 灯影离离照良夜:室内灯光摇曳,投射出斑驳的影子
注释: 1. 前岁青绫卧玉堂,今年桦烛春坊夜。 - 这是在回忆过去和现在的生活变化。"青绫"和"桦烛"都是古代皇帝或官员的服饰用品,代表着尊贵的地位。 2. 美景良朋往事中,清香宴寝疏帘下。 - 这里描绘了美好的环境和亲密的朋友。"美景"和"良朋"都是美好的事物,"疏帘"是古代窗户的一种设计,能够透光但不透风,象征着私密和安全。 3. 天空月白久不寐,雪重枝高坐闻泻。 - 这是描述了夜晚的情景
明仲鸣治师召亨甫宾之同过的复字 李君愿有携,陈谢欣迫促。 开门候轩车,罗张亦相逐。 展席蔽我轩,衣袂颇连屋。 往事一笑中,闲言坐成福。 止吟惜幽情,折翰不远复。 为谋知未谐,破戒诲不速。 向来驰数笺,空费两家仆。 犹怜君子争,胜负各清淑。 暮雨过西山,清风动遐谷。 盘飧愧交情,终宴无余馥。 但喜有文辞,明珠动成掬。 人情苦难常,世事易反覆。 所嗟二三子,慰我颇暄燠。 何当维白驹,于此看信宿。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诗句翻译: - 经旬出饮欲空床,自笑平生为口忙。 经过十天的外出,想要回到床上休息,却自嘲一生都在忙碌于说话。 - 战退玉龙三百万,人间惟有鼠拖肠。 战场上的英勇如同退败的玉龙,但世间只有老鼠在拖动着肠子,比喻战争的残酷。 2. 诗句注释: - 经旬(shí):十天。 - 战(zhàn):战斗。 - 玉龙:形容勇猛的军队或英勇。 - 鼠拖肠
去岁兹晨捧御床,词头夜下揽衣忙。 北窗高卧君休笑,剩有千山入肺肠。 诗句解析 - 去岁兹晨捧御床:描述去年的清晨,诗人在皇帝身边侍奉的场景。这里的“兹晨”指的是特定的早晨,而“御床”则暗示了皇帝的权威与尊贵。 - 词头夜下揽衣忙:描绘夜晚时分,诗人因工作繁忙而匆忙穿衣的情景。这反映了诗人忙碌的政务生活和对职责的尽责态度。 - 北窗高卧君休笑:表示诗人选择在北方的窗边安顿休息
西山诗次李宾之韵 蚃蚃分阴阳,乾清已高发。顺哉地漫衍,乃复有凌越。 于地起峰峦,如人有筋骨。敷与意何休,敦圉势不杌。 靡始亦靡终,谁驱复谁拔。敢言肘腋超,未信靴尖蹶。 正看如扆屏,侧睨像重褐。山经漫连渠,禹贡只□□。 要是上界府,允为真人窟。参差绿玉簪,窈窕青□□。 尧阶疋凤仪,汉野巨鳞崒。密云暗西郊,万骑宿□□。 溃围虓阚降,赐胙诸侯谒。掷盖稷门悬,分兵井陉□。 开张华夷分,隐蔽星月汩
【注释】 三月十八日:即三月十六日(1697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城西:指北京城南的西城,是明代皇帝居住的地方。并:同“合”。玉河:指通惠河,是元、明时连接大都和通州的大运河支线。北见宫树参差山:从城西边的玉河边向北望去,只见宫殿树木参差错落,山上的山峰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低矮。隐映:隐没、显现。时已薄暮:天色已晚。无人声:没有人的声音。独二骑云:只有两匹马在天空中飘动,像是云一样。云
下面是对《四时词四首》的逐句释义: 1. 诗句解析: - 满地花阴翡翠凉:描述了一个充满绿意盎然的场景,“翡翠凉”可能指的是绿色的植被给人带来清凉的感觉。 - 半帘红雾水晶香:描绘了一幕色彩斑斓且香气扑鼻的画面,“红雾”和“水晶香”可能分别指的是红色的帘幔和透明如水晶般的香味。 2. 译文: -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视觉和嗅觉元素,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美感的自然景观
诗句:架上絺衣卷翠丝,手中团扇怯风吹。 译文:在架子上展开细密的丝织品,卷起翠绿色的竹席,手里握着一把扇子,却害怕风的吹动。 关键词解释: 1. 絺衣:一种轻薄的丝质衣物,常用于夏季穿着。 2. 翠丝:形容衣服的颜色鲜艳,如翠绿色。 3. 团扇:圆形的扇子,古代常见的手工艺品,也象征着文人雅士的情趣。 4. 怯风:形容对风的畏惧感。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文人在夏日的家居环境中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