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樾
【注释】薄媚:词牌名。前词甫脱稿:刚写完一首词。闻竹樵方伯行至安肃,笙鹤来迎:听到竹樵的方伯(即竹柴、竹樵)来到安肃,有笙鹤迎接他。投笔泪下:因感动而流泪。嗣后:以后。词兴阑珊:词作兴致衰减。鸾凤:比喻高贵的人,这里代指竹樵。 【译文】 薄媚词,词牌名,《薄幸》的前身。才刚写完一首词,听到竹樵方伯(竹柴)到安肃了,有笙鹤迎接他,我为此而投笔流泪,所以又写了一首诗。以后词作兴致衰减了。 凤城春
【注释】 意有所触辄成一词,美人芳草不无寄托之辞:指词人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商妇琵琶,惟以悲哀为主:指词人对商人妻子的同情。清是花香:形容夕阳下胭脂红的美丽。浓是花光:形容夕阳下的花朵美丽。五张六角逐年忙:形容生活的繁忙和辛苦。老了秋娘:秋天的景色使人感到凄凉,这里指女子的容颜已老,失去了青春的活力。病了箫郎:指男子因劳累过度而生病。 【赏析】 《一剪梅·咏柳》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词
【注释】 采桑子:词牌名,又名“采桑子慢”。双调,九十字。上下片各九句五仄韵,一叠韵。平韵、仄韵相间。 无边春色随天付:形容春天到来后大自然的景色是那样美丽迷人。 闹是杨花:意思是说,在春天里,到处都可以看到杨树飘落的花瓣(杨花)漫天飞舞。 静是兰花:意思是说,在春天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兰草静静开放的花朵(兰花)。 一样天工两样花:意思是说,无论是杨花还是兰花,都是大自然的恩赐
【注释】 1. 南乡子:词牌名。又名《南乡子慢》、《南乡子令》。双调五十八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平韵。 2. 次女绣孙:指作者的妻子,次女是排行第二的,故称;绣孙是妻子的小名。 3. 婿:丈夫。 4. 附海舶入都:随海船进入京城。 5. 去去勿淹留:不要去,不要滞留。 6. 节近开炉乐事稠:节日即将到来,家中要忙着准备节日用品。 7. 愿汝三生福慧:愿你能拥有三世的幸福和智慧。 8. 双修
【注释】 一剪梅:词牌名,又名“玉楼春”“昭君怨”等。双调,五十八字,前两句各三平韵,后三句各两仄韵。 意有所触辄成一词:意有所触即产生某种感情或思绪而立即写出一首诗词。 美人芳草:比喻美女如花、青春易逝的典故。 商妇琵琶:商妇指妓女,琵琶指琵琶曲《商妇》。 惟以悲哀为主:只是悲哀而已。 红板桥边:指游人踏红板桥时留下的痕迹。 白板门前:指游人的足迹遍布在白板门上。 闲花野草:指闲散无目的
【注释】 次:第二,排行。女绣孙:即王闰之,北宋著名女诗人。海舶:海船。都:京城,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归:归家。迢迢:遥远的样子。帝畿:京城,即汴京。夫婿:丈夫的兄弟。歔欷:哭泣的声音。别泪:离别时的眼泪。旧嫁衣:指新娘所穿的嫁衣。 【赏析】 此词是北宋女诗人王闰之送她的妹妹王闰之入京为妻作的送别词。上阕写送别之时的情景;下阕以“别泪重沾旧嫁衣”收尾,含蓄地表达对姐姐的深情厚谊和依依惜别的情怀
【注释】: 次女绣孙偕其婿附海舶入都,倚此送之。次女绣孙:指作者的侄女。婿:女儿的丈夫。附海舶入都:随海船进入京城。倚此送之:凭此词作别。 烟树凤城秋。昔日巢痕尚在不:烟树(暮霭)笼罩着凤城,一片秋天景色。巢痕:鸟筑巢的痕迹。不:同“否”。 送汝北行重北望,还休:送你去北方远行,要你多多地向北张望。还休:还是不要离开吧。休:同“须”,表示请求。 懒惰无心理旧游:没有心思去思念旧游的地方。懒惰
诗句解析: 1. 一片青毡:指的是古代官员的官帽,青色是尊贵的颜色。 2. 遮不足、万千风雨:表示尽管有防护措施,仍无法抵挡所有的风雨。 3. 落得、飘零书剑,头颅如许:形容书生因为仕途不顺或遭遇挫折,使得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受到打击。 4. 老大长充村学究:形容年纪已大,但仍在乡村教书。 5. 科名不到刘司户:指的是没有得到科举的成功(如进士及第),而只是个小官吏。 6. 剩凄凉、文冢哭秋风
【注释】: 1. 次女:女儿。 2. 绣孙:即孙女。 3. 婿:丈夫。 4. 附海舶入都:随船进入京城。 5. 倚:依凭。 6. 依依:依恋不舍,形容感情深厚。 7. 湖楼:泛指美丽的景色或环境。 8. 夕晖:夕阳的余晖。 9. 重:再一次。 10. 舣(yǐ):停泊。 11. 独:独自地。 12. 翠微:青翠的山色。 13.赏析:此篇是送别诗中的佳作,全诗以“依依”、“依稀”为关键词
金盏子是吴地的一种酒器,用吴草堂体来写。徐花农孝廉出了新意,给我制暖锅,并见赠给我。我赋谢之。 雪碗冰瓯(wō) 笑腐儒酸味(lè),这般萧索(shuò)。 良友劝加餐(jiā cān),俄春意(ruǐ),融融暖回杯杓(báozhē)。就中兽碳(zhú tàn)频添(tiān),更温肠新瀹(rè)。安顿好(zhù nì),随他冻醪寒菜(náo ,chán ,cài),终堪咀嚼(j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