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樾
哨遍 讲舍数楹,高居圣湖,紧傍孤山趾。登小楼、一望众峰低。扑帘旌无边苍翠,柳乍稊。吾来纵寻春色,沙堤十里垂杨里。俄菊径添黄,桐阴减绿,秋光清丽如此。喜故人三两共尊罍。直坐到南屏暮钟催。便算秋来,雅集俞楼,遂成韵事。噫。君试思之。 此词上片写词人于圣湖边的小楼中登高远眺所见的秋天景物。起首一句点明地点,然后通过描绘小楼周围的环境,勾勒出一幅优美的画面。第二句“登小楼”承上启下
水龙吟·竹翁又谱此咏白秋海棠,因亦同作 海棠本是神仙,春风金屋藏佳丽。何来异种,墙根砌畔,雨中烟里。瘦影堪怜,脂痕尽涤,自然娇媚。想当年思妇,抛残玉箸,原不是、灵芸泪。 堪笑秋容犹绮。抱幽心、谁同高致。昂然绛帻,翩然金凤,纷罗庭际。素女冰姿,红儿艳品,赏心谁寄。只词人、妙笔摹将冷格,写银光纸。 注释: - 《水龙吟》是宋人周邦彦的词牌名。 - 《竹翁又谱此咏白秋海棠,因亦同作》
《水调歌头·公昔壮年日》 【注释】: 1. 东南万里荆棘:指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国势危急。白日走豺獌,比喻国家处于危亡之际。2. 貔虎:古代传说中能食虎豹的猛兽,此处借指强大的军队。3. 楼橹:古代战船,这里代指渡江的军队。4. 慷慨乞师议,翘首皖公山:意思是向朝廷请求派兵来救援。5. 异族:指金朝,化外、人间皆喻为边远之地。6. 风车火侥:神话中的神鸟,可使人慕义。7. 俎豆变戈铤
《水调歌头·公昔少年日》 【注释】 - 公:指张公艺,唐代人。 - 少年日:年轻的时候。 - 门第:家族的社会地位。 - 盛金张:形容家庭富有。 - 长安文酒宴游:长安是当时的首都,文人聚会饮酒作乐的地方。 - 意气剧飞扬:意气风发,精神振奋。 - 容台步屧:行走在容台的台阶上。 - 太常仙蝶:指朝廷官员中的贤能之士。 - 管领好春光:主宰和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 - 曲江宴:唐代的曲江
注释: 1. 水调歌头: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词,作者通过赞美松柏的岁寒姿态来比喻人的高风亮节。 2. 从此到眉寿:从此开始直到达到长寿。 3. 百岁曰期颐:百岁是古代对长寿的一种称谓,期颐是指百岁老人应该颐养天年。 4. 勋名德望俱懋:功勋和名声都很高。 5. 铭勒遍钟簴:在钟鼎石碑上刻着自己的名字。 6. 寄语云台诸将:告诉云台山上的各位将领。 7. 莫笑不侯李广:不要嘲笑不被封侯的李广。 8.
【解析】 题干要求对“帝台春送竹樵方伯入觐”一诗进行赏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意思。“帝台春”即《帝台春·芳草碧色》,是北宋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词。上阕写方伯入觐时的情景:“幢葆启戟。迢迢赴京国”,“幢葆”,指仪仗。“启戟”,举戟为礼。“迢迢”,形容路途遥远。“驿路早梅,喜挈清娱,同寻春色。”“早梅”,梅花初开,故称。“挈”,持。“清娱”,欢乐。“寻”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鉴赏时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最后结合题目要求和重点诗句进行赏析即可。 “春眠未觉,催醒有莺儿”一句的意思是:春天的晚上我睡得正香,被小鸟叫声惊醒。“莺儿”指黄莺,这里暗喻佳人。这两句是第一层,写闺中之乐。 “梅妆靓”一句的意思是:梅花妆多么漂亮。“梅妆”即梅花妆,一种以梅花为饰的化妆。“莲钩窄”一句的意思是
【注释】 杖乡:指年老。 桑弧高挂:古时用桑木做的弓弦,悬之高竿以待射,比喻有官位。 凤偕麟:凤凰麒麟,皆祥瑞之物,此处用以形容子孙昌盛。 汾阳:唐玄宗的字号。 【译文】 今年已经七十岁了,头发却更显精神。从前曾经敬奉春酒,来祝魏城君。这一天,桑弧高高悬挂,桃符刚刚写好,除夕就是生辰。坐着听晓钟转动,六十一年的春天就到来了。 看看膝下的子女,像兰和芷一样,像凤和麟一样。他的子孙环侍在内外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积累,包括诗词名句、文学文化常识等。然后要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注意答题步骤:先解释该诗句的意思,然后指出运用了什么手法,接着分析效果以及该诗句是如何与全诗情感基调相一致的;最后总结归纳。本题中需要注意以下重点字词的翻译:“绮罗丛”、“良辰来络绎”、“沉醉过端阳”、“秋月白”、“逗梅稍”等。 【答案】 译文:
【注释】 断肠花:这里指白海棠。瑶阶畔:台阶上。嫣然玉人红泪:形容海棠的花朵娇艳,像美人一样含着泪水。 几日酸风:连天酸雨。嫩雨:细雨。阑干铅水:栏杆上的水珠。阑干:横放的栏杆。铅水:银白色液体。 脂痕尽洗:花瓣上的花蕊都脱落了。幽质:清秀的质地。柔情:娇柔的情感。淡妆新试:用淡淡的妆容重新打扮。 不是:不是。青衣:古代戏曲中扮演男子的旦角演员,女子穿青色服饰。娇婢:美女的丫鬟。 春宵酣睡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