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舍数楹,高居圣湖,紧傍孤山趾。登小楼、一望众峰低。扑帘旌无边苍翠,柳乍稊。吾来纵寻春色,沙堤十里垂杨里。俄菊径添黄,桐阴减绿,秋光清丽如此。喜故人三两共尊罍。直坐到南屏暮钟催。便算秋来,雅集俞楼,遂成韵事。噫。君试思之。
此楼于我蘧庐耳。天地吾逆旅,楼中人更如寄。任李赵张王,殷翁柳老,推排递向楼头倚。吾坐拥皋比,于兹十载,行云流水而已。仿庾楼姓氏此留题。又只恐徒贻后人嗤。启争端、谢墩何异。平生空洞无物,万事皆游戏。即如吴下荒园一曲,亦与邮亭等视。刻舟求剑岂非痴,到秋风、且来同醉。

哨遍

讲舍数楹,高居圣湖,紧傍孤山趾。登小楼、一望众峰低。扑帘旌无边苍翠,柳乍稊。吾来纵寻春色,沙堤十里垂杨里。俄菊径添黄,桐阴减绿,秋光清丽如此。喜故人三两共尊罍。直坐到南屏暮钟催。便算秋来,雅集俞楼,遂成韵事。噫。君试思之。

此词上片写词人于圣湖边的小楼中登高远眺所见的秋天景物。起首一句点明地点,然后通过描绘小楼周围的环境,勾勒出一幅优美的画面。第二句“登小楼”承上启下;第三句“一望众峰低”是全词的主旨,它既写了小楼的高峻,又写出了众峰的低矮,使整个画面显得雄伟而壮观。第四句“扑帘旌无边苍翠”,描写的是小楼前柳树的颜色及柳树的风姿,表现了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第五句“吾来纵寻春色”,说明词人来到此地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春天的气息。第六句“沙堤十里垂杨里”,进一步写出了小楼所处的位置及其周围环境的景色,为下面的描写打下了基础。最后两句“俄菊径添黄,桐阴减绿,秋光清丽如此。”是对小楼周围环境变化的具体描写,突出了秋天的特征。

下片抒发词人的感慨。开篇四句写词人在小楼中与朋友饮酒作乐的情景。其中“喜故人三两共尊罍”一句写出了词人心情愉悦的原因;“直坐到南屏暮钟催”一句表明时间的流逝。接着四句写词人对人生和世事的看法。其中“天地吾逆旅”一句写出了词人对人生的认识;“任李赵张王,殷翁柳老”两句写出了词人对世态炎凉的认识;“吾坐拥皋比,于兹十载”两句写出了词人对自己十年来的所作所为的评价,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结尾四句则以反问的语气写出了词人对后人的看法:他们只会徒然为后人留下笑柄罢了。

这首词是作者在绍兴十年(1140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其风格与辛弃疾的其他词作相比有所不同。该词通过对小楼周围环境变化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和世事的独到理解,以及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同时也表现出了词人旷达的人生态度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