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欧阳。书斋宵读兴方长。忽听西南,有声萧瑟惹愁肠。
推窗。夜茫茫。呼童出户更端详。童言皎洁星月,在天横亘有银潢。
四顾寥落,人声都寂,忽闻树内声藏。竟奔腾骤至,风雨飘忽,金铁琤瑽。
公乃太息彷徨。余识此矣,此气出金方。秋声也、律调夷则,乐合清商。
俨戎行。一夜万骑,腾骧所至,凛冽非常。草兮绿缛,木也葱茏,到此都付凋伤。
草木无情物,人非草木,可不思量。万事劳形不已,苦凭持智力逞雄强。
试思有动于中,岂能自主,精气旋摇荡。早镜中、白发三千丈。
非复是、当日容光。念我生、谁贼谁戕。笑童儿、未解此悲凉。
只闲庭内,虫吟唧唧,助我沾裳。

【诗句释义】

老欧阳,书斋夜读兴致正浓。忽然听到西南方传来声音,让我的愁肠也为之触动。

推开窗户,夜色苍茫。叫童儿出来查看情况。童儿说天上明月皎洁明亮,横亘在天空中像银潢那样闪耀。

四周寂静寥落,人声都寂然,突然听到树内的声音。竟然奔腾急速而来,风雨飘忽不定,金铁铮铮作响。

你叹息不已,我认识这声音,这是秋天的气息,律调是夷则,乐合清商。

俨如军队行进,一夜万骑腾骧,气势凛冽非常。草绿而密茂,木葱茏,到这里都付之凋伤。

草木无情之物,人非草木,怎能不思量?万事劳形不止,苦凭智力逞雄强。

试思有动于心,岂能自主,精气旋摇荡。早镜中白发三千丈。

不再是当日容光,想到我生谁贼谁戕。笑童儿未解此悲凉。

只闲庭内,虫吟唧唧,助我沾裳。

【译文】

老欧阳(欧阳修),书房里通宵达旦读书兴味正浓。忽然听到西南方传来声音,让我的愁肠也跟着颤抖。

推开窗户,夜色苍茫,叫童儿出来查看情况。童儿说天上的月亮皎洁明亮,横亘在天空中像银潢那样闪耀。

四周寂静寥落,人声都寂然,突然听到树内的声音。竟然奔腾急速而来,风雨飘忽不定,金铁铮铮作响。

你叹息不已,我认识这声音,这是秋天的气息,律调是夷则,乐合清商。

俨如军队行进,一夜万骑腾骧,气势凛冽非常。草绿而密茂,木葱茏,到这里都付之凋伤。

草木无情之物,人非草木,怎能不思量?万事劳形不止,苦凭智力逞雄强。

试思有动于心,岂能自主,精气旋摇荡。早镜中白头发三千丈。

不再是当日容光,想到我生谁贼谁戕。笑童儿未解此悲凉。

只闲庭内,虫吟唧唧,助我沾裳。

【赏析】

这首诗写秋夜闻雨之声,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生死、荣辱的复杂感受和深沉感慨。

首联“老欧阳。书斋宵读兴方长”交代主人公的身份和环境,表明主人公是在深夜读书时听到雨声的。诗中的“兴方长”表现了主人公的兴奋与喜悦之情。

颔联“忽听西南,有声萧瑟惹愁肠。”写主人公听到了西南方向传来的声响,这个声响让人感到萧瑟、凄凉,从而引发了主人公心中的忧愁。这里的“声”字不仅写出声音的特点,还写出了声音给人带来的情绪影响。

颈联“推窗。夜茫茫。呼童出户更端详。”写主人公推窗而出,观察外面的景象,发现外面是一片茫茫的黑暗,而自己却感到孤独无助。这里的“更端详”表现出主人公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尾联“公乃太息彷徨。余识此矣,此气出金方。秋声也、律调夷则,乐合清商。”写主人公感叹自己的身世和命运,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理解。这里的“太息彷徨”表现出主人公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全诗运用了大量的意象,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情感,使诗歌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同时,这首诗也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诗歌更加富有诗意和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