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宜春、乍拈春笔。元宵上巳,良辰来络绎。绮罗丛,排歌席。
芳郊外、玉勒金鞍,香尘无迹。几何时、春光非昔。沉醉过端阳,新荷出。
微雨过,小庭寂。摇画扇、一塌松阴下,不巾帻。
巧云收,又中秋,秋月白。玉露满天,琼楼何处笛。最好是重阳,茱萸酒,还将菊花糕,佐肴核。
光阴迅,早消息,逗梅稍,几朵含苞欲拆。拥红炉,貉袖狐襟团坐,宵长如年,戏分曹,同射覆,到除夕。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积累,包括诗词名句、文学文化常识等。然后要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注意答题步骤:先解释该诗句的意思,然后指出运用了什么手法,接着分析效果以及该诗句是如何与全诗情感基调相一致的;最后总结归纳。本题中需要注意以下重点字词的翻译:“绮罗丛”、“良辰来络绎”、“沉醉过端阳”、“秋月白”、“逗梅稍”等。
【答案】
译文:
刚刚拿起画笔写宜春,元宵佳节,良辰美景人来人往。锦绣衣裳簇拥着歌席,芳草地上,玉勒金鞍,香尘无迹
。什么时候春天的光景不再像从前那样?沉醉在端午节,看新荷叶露出水面。微雨过后,小庭院里一片寂静。摇动画扇,一
塌松树荫下,不戴帽巾。巧云收尽,又到中秋,秋月洁白。玉露满地,天上的琼楼何处传来笛声?最好是重阳节,用菊
子酿的酒,还有菊花糕,佐肴核。光阴流逝,早有信息,逗得梅花稍稍开放。围炉而坐,穿着貉袖狐襟的衣服,通宵达旦地
饮酒作乐,时间仿佛一年比一年长。一起射覆游戏,直到除夕。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节序更替和人生短暂之诗,是作者于上元节(正月十五日)所作。上元节又称灯节,是古代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人们多在此时举行灯会。“上元”,意谓天上,即指元宵。
第一句“写宜春,乍拈春笔”是说,作者刚拿起笔写了宜春二字。第二句“元宵上巳”,点明节令和地点。上元节,即农历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上巳节,即农历三月三日的节日。两者都是以水为媒,进行娱乐活动的节日,所以此处将上元节称为“元宵上巳”,将二者并提;既表明了诗人当时身处京城,又暗示了节日气氛。
第三句中的“良辰”,指美好的时光;“来络绎”,形容人流如织。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节日到来,良辰美景,游人如云,络绎不绝。“良辰”一词,还隐含着作者对上元节的喜爱之情。
第四句“绮罗丛”,是说华丽的衣服堆满了歌席。这里描写了上元节时人们盛装出游的热闹场面。“排歌席”,描绘了人们欢歌畅饮的场景。“绮罗”一词,是唐代妇女的一种服饰,色彩艳丽,光彩夺目。这两句是说,华丽服饰堆积的歌席旁。
第五句“芳郊外”,“香尘”二字点明了时间和地点。这里的“芳”字,指的是鲜花盛开的景象。“郊外”二字,写出了人们踏青郊游的情趣。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郊外的芳草地旁,人们身着华服,尽情欢乐。
第六句“几何时春光非昔”,是说,什么时候春天的景色不再是从前那样了?这里的“几何时”三字,表现出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非昔”二字,写出了人们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留恋。这两句是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春天的景色已经不像从前那样了。
第七至九句,写上元节后的情景。“沉醉过端阳”,是说,上元节过后,人们又沉浸在端午佳节的喜悦之中。“新荷出”,是指荷花盛开的景象,荷花是端午节期间人们喜欢欣赏的花卉之一。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过了上元节,人们在端午节又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微雨过”,是说,雨过天晴后,天气转凉,庭院变得幽静起来。“小庭寂”,意思是小院里十分寂静。这两句是写上元节过后,人们又回到了宁静的生活中。“摇画扇”,“一塌松阴”二句,写庭院中的景象。松树枝叶繁茂,挡住了阳光,使人感到凉爽舒适。这两句是说,庭院中,松树荫下摇曳着一把画扇,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不巾帻”,意思是不用戴帽子。这两句是写人们上元节过后,又回归到日常生活之中,不必再穿礼服了。
第十句“巧云收”,是说,天空中的云彩被巧手收走了。“又中秋”,是指中秋节的到来。“秋月白”,“玉露满地”,分别描写了秋天月色皎洁和大地上的晶莹露珠。这几句是描写中秋节时的景象。“玉露满天”一句中的“玉露”二字,写出了秋季夜晚的清爽。“琼楼何处笛”四句,写诗人想象中的月亮景象。“最好是重阳”,是说最好的日子莫过于重阳节。古人认为九月九日登高可以避灾,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第十一句“茱萸酒”,是说用茱萸酿造的酒。茱萸是一种植物,古人认为佩戴茱萸可以避邪驱瘟,所以人们常以茱萸酿酒或制成茱萸饼食用。这一句意思是说,最美好的节日就是重阳节。
第十二句“还将菊花糕”,是说还要吃菊花糕。这一句是说,最美好的节日还是重阳节。
第十三句“佐肴核”,是说作为菜肴的配料。“肴核”二字写出了食物的名称,也暗示了节日的气氛。
尾联两句“光阴迅,早消息”,是对全诗的总结,意思是说时光迅速流逝,早有消息传来。“逗梅稍”,指逗引梅花开放。这两句是说,时光迅速逝去,早有消息传来。逗引梅花开放的消息传来后,人们纷纷来到园中赏花、观景,享受美好的时光。这里的“逗梅稍”是说逗引梅花开放的时节到了。“几朵含苞欲拆”四句,是说,在逗引梅花开放的消息传来后,园中的梅花逐渐开放,有的已经绽放开来,等待着人们去观赏和品鉴。“拥红炉”“同射覆”,是说围坐着红炉火旁,大家在一起猜谜语、行酒令等活动。“宵长如年”,意思是说晚上的时间很长,好像度过了一年似的。
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风格清新明快,节奏轻快流畅,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