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樾
【注释】 余故里无家久寓吴下去年于马医巷西头买得潘氏废地一区筑室三十馀楹其旁隙地筑为小园垒石凿池杂莳花木以其形曲名曰曲园乙亥四月落成率成五言五章聊以纪事 昌黎:唐代诗人韩愈号昌黎。三十年:韩愈从25岁开始做官一直做到49岁退休,共做了34年的官,所以用“三十年”来表示。辛苦:辛劳。成屋庐:盖起房子。 作诗夸儿曹,意溢词之馀。 东坡读而叹,谓不渊明如。 嗟余本无似,碌碌章句儒。 年华逝水迅
【注释】 《虞美人 ·晴湖》: 晴湖,指西湖。 青山一夜头都白。大地琼瑶积。玉龙百万戏长空。只剩红墙半角、是行宫。 何人载酒来相就。要与严寒斗。堤边几树老槎丫。误认疏疏落落、尽梅花。 【译文】 一夜之间,青山的青翠全都变成了白色,整个大地就像被琼瑶覆盖一样。天空中飞舞着千万条像玉龙的彩练。只剩下半截红墙,那就是行宫了。 是谁载着美酒来到这里,想与严寒一较高下? 堤边有几棵老槎丫树
诗句解释 余故里无家久寓吴下去年于马医巷西头买得潘氏废地一区筑室三十馀楹其旁隙地筑为小园垒石凿池杂莳花木以其形曲名曰曲园乙亥四月落成率成五言五章聊以纪事 - 余:我,作者自称。 - 故里:故乡。 - 无家久寓吴下:没有固定的家,一直住在苏州。 - 去年:去年。 - 买得潘氏废地:买了潘家废弃的地。 - 一区:一片,这里指一大片。 - 筑室三十馀楹:盖房子三十多间。 - 其:代词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形式要求。 诗句解析 1. “馀故里无家久寓吴下去年于马医巷西头买得潘氏废地一区筑室三十馀楹其旁隙地筑为小园垒石凿池杂莳花木以其形曲名曰曲园乙亥四月落成率成五言五章聊以纪事”: - 注释:余(我)的故乡没有家,长久居住在吴地(今江苏省苏州市)。去年我在马医巷西头买了潘氏的一块荒废的土地,建造了一座房屋三十多间,旁边还有空地,我用石块砌墙,挖水池,种植花草树木
凤凰台上忆吹箫 燕妒身材,莺偷喉舌,妆成千种风流。把画帘高卷,拥出秦楼。手抱琵琶轻拨,弹不尽、旧恨新愁。一般是,鸾飘凤泊,不必江州。 回眸。曲阑干外,青琐闼仙郎,笑整鹴裘。想酒阑灯灺,艳福曾修。一自凰池抛却,孤负了、檀板清讴。销魂处,惟将画图,约略前游。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 凤凰台上:凤凰台是唐代扬州的一座名胜,诗人以之为题,抒发对扬州风土人情的眷念之情。 2. 妒:嫉妒。 3. 莺:黄鹂
【注释】 题蒯子范太守行看子:即“观子”,取其字“子范”。 大好梧桐庭院里:庭院里梧桐树长得很好。 修竹娟娟,几席凉于水:修长的竹子清丽挺拔,几案上的席子凉爽得如水一般。 扫地焚香闲坐此:打扫了庭院,点燃熏香,坐下来悠闲地坐着。 韦苏州:即韦应物。 老带庄襟谁得似:谁能像韦应物那样有老庄那样的襟怀。 一片冰心,写上云蓝纸:一片冰清的心性,写在蓝色的纸上。 方池:方形的池塘。 亭亭立者花君子
【注释】 虞美人:词牌名。 晴湖:晴空下的湖泊。 乱珠:形容波纹。 山气:山峰的云气,这里指雨后的山景。 南屏:山名,在浙江杭州西南。 兰桡(ráo):有花纹的船桨。 堤边:水边的堤上。 烟蓑雨笠:雨衣和雨帽。 孤蓬:孤单的蓬草。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作者雨中游湖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上片写雨后湖面景色,下片写游湖情景及感受。全词语言清新明丽,意境幽美清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句翻译 1 "馀故里无家久寓吴下去":我原本的家乡没有家,长时间居住于吴地。 2. "达斋认春轩,南北相隔绝":达斋的春日轩,南北被山石隔离。 3. "花木隐翳之,山石复嵲屼":花木掩映其中,山石高耸险峻。 4. "循山登其巅,小坐可玩月":沿着山势登上山顶,可以坐下来观赏月亮。 5. "其下一小池,游鳞出复没":山下有一小池,游动的鱼影时隐时现。 6. "右有曲水亭,红栏映清冽"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五位英雄的诗,他们都是明朝时期的抗倭英雄。 第一句“五人墓畔一抔土,尚有残碑留废圃。”描绘了五人墓的位置和状况。这里的“五人”指的是五位英勇的英雄,他们在明朝万历年间抗击倭寇,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虽然已经死去,但他们的精神和事迹却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第二句“其人更在五人前,一样英名照千古。”表明这五位英雄的地位和声望。他们的事迹和精神被后人传颂
诗句 一、吾家鸟巾山,旧有先人屋。 四、东华挂朝籍,中州忝使竹。 五、自此称宾氓,十有八寒燠。 六、吴中五柳园,昔曾寄游瞩。 七、乱后废为墟,止馀水一掬。 八、幸兹马医巷,有地吉可卜。 九、爰自去年秋,辛勤事版筑。 十、居然告成功,止阅弦望六。 译文 1. 我家族在鸟巾山,那里有先人的老房子。 2. 我四岁时就迁移到别处,到现在很难返回家乡。 3. 我在东华担任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