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樾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语言的积累及赏析。 “萍踪来往本无期”,漂泊不定,往来没有定数;“望临淄”,望见临淄(古地名,今淄博市);“素衣”“缁”,这里用指代自己的衣服,表示自己被征去作官;“牛山高处望”:登上牛山之顶远望;“尘扰扰”:尘土茫茫,形容路途艰难;“欲何之”,将要到何处呢?“齐廷”:齐国朝廷。“逐毫厘”:追求极小的差额;“较铢锱”,斤斤计较。“井上余甘”:井水甜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作,描写了自鸣钟的声响和它所引发的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轧轧声中昏又晓。暗运机关巧。帘幕寂无人,忽听叮咚,幽梦惊回悄。 译文:自鸣钟的声音在黑夜和白昼之间响起,声音里似乎隐藏着机关和巧妙的设计。当帘幕寂静无人时,突然听到叮咚的声音,这声音如同梦境一般将我惊醒,让我感到非常安静。 注释:轧轧(jiá)——形容自鸣钟的声音
【注释】 1、金缕:指《金缕曲》。 2、海外:指海外的友人。 3、云帆到:指海上的友人。 4、盼凉秋:盼望着凉爽的秋天。 5、香轮宝马:指骏马和华丽的车。 6、玉人:美女。 7、谁料:没想到。 8、丁沽西风恶:丁沽(地名)吹来的西风,天气十分恶劣。 9、巫云飘渺:巫山云气缭绕不定。 10、绮怀:美好的情怀。 11、莽天涯:辽阔的天涯。 12、思旧事:回忆起过去的事情。 13、愁如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赏析。赏析诗句内容,要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诗歌的内容、观点或诗眼,要抓住其与题目的关系;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和语言,要从形象和语言的特点出发,指出它的特色;鉴赏表达技巧,主要分析作者运用的各种手法及其作用;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注意从多方面展开思考;鉴赏诗词的语言,主要是辨析词语,评价句式特点。解答时首先指出该词的体裁是小令;然后指出该词的韵脚为仄韵
【注释】 沅:沅州。澧:澧州。赋:为……作赋,即写作诗文。南游:南行出游。 悠悠:遥远而漫长。 故人:旧交。指你。情重代绸缪:感情深重,代替自己来关心照顾我。代,替。绸缪,绸缎的细葛布,用作衣料。这里比喻关怀、体贴。 嗤仲路:以仲路自比,讥笑仲路的轻裘。仲路,战国时齐国人,因家贫穿粗葛布衣,人称“仲”之“路”。轻裘,轻便的皮衣。这里指穿着轻便的皮衣。只轻裘:只能穿轻裘。 飘然:飘然如仙。书卷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诗句内容和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赏析。 “昔人探河源,云从火敦脑儿始”意思是:从前有人去黄河源头探求,是从火敦脑儿这个地方开始的。“火敦脑儿”,指青海湖一带。“我行未至昆仑虚,未识河源何处是”意思是:我还没有走到昆仑山,还不知道黄河的源头在哪里。“火敦脑儿”即指青海湖,黄河的源头就在这里。
虞美人·晴湖 注释: 1. 一轮乍透疏林缺,洗尽人间热:一轮明月刚刚露出,照亮了稀疏的树林。 2. 湖心亭上倚阑干,便觉琼楼玉宇、在尘寰:我在湖心亭上倚着栏杆,就觉得天上的楼阁好像就在人间一样。 3. 树阴满地流萍藻,夜静光愈皎:树木的阴影布满了整个地面,漂浮的水萍和藻类仿佛被月光照耀得更加明亮。 4. 天心水面两相摩,时有银刀拨刺、跃金波:天空中的星星映照在水面上
十年驰骋在战场,左手牵着战马,右手擎着猎鹰。笑着叱喝敌人於菟,与关中之羊没有区别。一从闭门称善士,又负着苍茫的旧事。 忽闻雄壮的啸声发自高冈,鬓边虽有霜雪,臂膀依然强壮。手持杆木随时作戏,逢场作戏也无妨。对诸君说休笑我老态,怜惜故态狂放
【诗句】 金缕曲 【译文】 花的香气匆匆地飘过,算一算春天到来后,我懵懂地沉醉于酒中,绿荫如海,如此美好。万紫千红纷纷凋谢,任凭东风将它们送走。我笑那些痴人说梦的人真痴得可笑,感叹年华匆匆,写出了伤心的诗句。春天终究是要走,哪里能让它停留。 【注释】 - 金缕曲:一种词牌名。 - 花信匆匆度:意为花期已至但花事匆匆而过。 - 春来、懵懂一醉:春天来了,我沉醉于酒中。懵懂,形容不清醒
浣溪沙 苦雨不止,闺人剪纸作妇人持帚向天,曰扫晴娘。偶为赋之 吴带曹衣自转旋。墙边屋角斗婵娟。彩绳浑似舞秋千。 甘作吴宫箕帚妾,羞为巫峡雨云仙。扫开宿雾见青天。 注释: 1. 吴带曹衣:古代一种穿着方法,指宽松的衣襟和袖子随风飘动的样子。 2. 墙边屋角斗婵娟:形容景色美丽,如美人般娇媚。 3. 彩绳浑似舞秋千:彩绳如同秋千一般,在空中飞舞。 4. 甘作吴宫箕帚妾:愿意成为吴国皇宫中的一名婢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