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中楣
和外五日自潞河归津门地接蓬瀛任所探,扁舟何日泛元潭。 椿萱岁越今逾九,兄弟时怜但有三。 采药盈筐怀益母,书符结缕佩宜男。 移樽共向花前醉,擘藕还因雨后甘。 几度幽香深院袅,半湾斜月远林含。 层云掩映迷芳树,落照依微度翠岚。 鹤草不须烦媚蝶,鸾笙每欲动归骖。 千头种橘宁无念,万里浮家未可堪。 却羡数雏还茹哺,偶来双鹆助清谈。 轻风淡宕消残暑,闲署萧条忆寸柑。 戏和新诗君勿笑,为联险韵我何憨。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停泊在鸠兹的景色和心情。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及注释: 1. 水阔春回接楚湘,学啼娇鸟未调簧。 - “水阔春回”形容春天的水波宽阔,江水浩渺。“接楚湘”则是指船只停靠的地方靠近楚国和湖南省的交界处。这里的“楚湘”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因为历史上楚国和湖南省都位于这一区域。 - “学啼娇鸟未调簧”描述的是鸟儿模仿着人的动作,似乎想要学习鸣叫。这里的“娇”指的是小鸟或幼小的鸟
注释 闻子规 - 闻: 听见 - 子规: 杜鹃鸟,以其夜鸣如“归”声而得名 忽听啼鹃柳外飞,声声相唤不如归。 - 忽听: 突然听到 - 啼鹃柳外飞: 杜鹃鸟的啼叫声在柳树外面回荡 - 声声相唤: 每一声的啼叫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 不如归: 觉得不如回家的好 人归何似春归易,芳草萋萋送落晖。 - 人归: 人的归来 - 春归: 春天的到来 - 萋萋: 茂盛的意思 - 送落晖:
【注释】 1. 啮雪餐毡:指艰苦的生活。 2. 委燕支:寄居在燕支山。 3. 青青柳色:形容柳树的颜色。 4. 韩郎:指南朝诗人江淹,字文通。 【译文】 我艰难地生活着,吃着雪白的毡子,忍受着生活的困苦。谁还能怜惜我这个弱小的孩子,寄居在燕支山?那青青的柳叶依然如旧,我想把这份思念寄给韩郎,但不知他是否知道呢? 【赏析】 此诗是诗人赠给侄女的诗作。诗人表达了对侄女南归的不舍和关切
【注释】 1. 山公:指晋山涛,字太丘,曾任司徒。他为人宽厚,为政清廉,深得人心。古道:指正直廉洁的品行。 2. 黄金:指重金。这里借指金钱财富。解尽:用光。出重围:冲出险境。 3. 丰城剑:指战国时豫章人雷焕在丰城(今江西南昌)掘得宝剑。故国:指自己的故乡。文姬:即蔡琰,东汉时被匈奴掳去,后归汉,嫁给董祀。 【译文】 你羡慕山公的清正廉洁的品德,如今已将钱财用光,终于冲出了险境
【注释】 清流:清澈的小河。芰荷:荷花的别称。黑云:乌云,喻雨云。紫燕:燕子,这里借指飞鸟。山花:山野中的野花。箫鼓:古代乐器名。潮平:潮水退去,露出沙滩,故用“潮平”表示涨潮已退。 【译文】 远望小河曲曲通,孤帆正好乘着秋风。乌云一片片飞回家乡,燕子纷纷掠起短篷。岸柳刚刚摇曳着碧绿的水光,山间野花遥带夕阳红。频频听到远处传来箫声鼓声,知道村庄已经接近。雨后潮平月亮正中,渔船泊于岸边静悄悄。
注释: - 赠涂年侄女南归:这首诗是诗人送别侄子涂年侄女南归时所写。 - “每话家园泪雨潸”:每次谈到家乡,就泪水涟涟,潸然泪下。潸,流泪的样子。 - “蓟门秋老雁初还”:蓟门的秋天已深了,大雁也该南飞回来了。蓟门,古称蓟州,今天津市蓟县。 - “惊魂自逐潇湘水”:自己仿佛被惊吓到失去了知觉,就像跟随潇湘的江水一样。潇湘,这里指潇水和湘水,泛指南方的水乡。 - “忍见湓城山外山”
诗句释义 1 时慰愁容强作欢: 这句描述了涂年侄女在南归途中,尽管心情悲伤,但她努力保持笑容,试图安慰自己和周围的人。"时慰愁容"指的是涂年侄女尽力掩饰自己的悲伤,而"强作欢"则描绘了她努力维持情绪的积极态度。 2. 漫伤亲串半凋残: 这句进一步强调了涂年侄女的哀愁。"漫伤亲串"可能指的是她对家中亲人的思念之情,而"半凋残"则形容了她的情感如同枯萎的花朵,暗示着她的情感已经十分脆弱。 3.
稚儿听说家园好,解望关河问指南。 稚子闻归心欲喜,还家应笑客衣单。 注释:稚子:小孩子,这里指诗人的小儿子。 想:希望、想念的意思。 寒酸的意思
岁末答梅君维扬 久居异乡不忍离去,霏霏细雨正逢归时。 梅花盛开书信凭早报,梦境萦绕江边月上迟。 彭泽喜裁归去的赋文,芜城愁与寄来的诗相齐。 新酒正好思念朋友欣赏,独自沉思深夜教儿女读书。 【注释】: - 岁杪:指年底。 - 关乡:指家乡。 - 未忍离:不忍心离开。 - 霏霏:形容雪花纷纷落下的样子。 - 梅开:梅花开放的季节,通常在冬春之交。 - 芳信:美好的消息或信息。 - 梦绕:梦中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