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中楣
诗句解析: 1. 南归欲觅旧柴门,何意弹冠赴特恩。 - 表达了归途中寻找故居的渴望和意外获得朝廷重用的喜悦。 2. 三径未成重理楫,千山遥忆隔啼猿。 - 描述了未能完成修复家园的愿望,以及对远方山川的深情怀念。 3. 香侵蓼国飘红粉,露滴荷房泻绿尊。 - 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特别是花香和露水带来的清新感受。 4. 远岸菁葱连雨足,闲鸥飞泛点秋痕。 - 表现了秋日雨后的景象
【注释】1.惜春:怜惜春光。因:由于。2.欲写新词:想写些新词,即写些春天的词句。应未就:应该还未能完成。3.恋春情:依恋春天的感情。4.春归:春天归来。5.百二:一百零二,这里指春天的繁盛时节。6.嫌少:嫌弃春天来得太早或太晚。7.人不解春情:别人不理解春天的感情。8.翻云:翻起的云,比喻变化多端的春情。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抒发春愁的咏物词。上片写春愁,下片写春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赏析作者情感。首先要了解诗词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和提示分析诗人的情感。“杏园春暮”写景,“艳夺朝霞沾雨露”写花,“翠黛痕收”写花落,“笑对桃花小槛幽”写人,“雕梁燕语”写景,“草长蘼芜知几处”写景,接着“彤管轻描”一句,又回到花,最后两句“和罢阳春柳絮飘”点出主题:春天的柳絮随风飘散了。整首词描写了一幅春天的图景,通过花开花落,燕语蜂飞,柳絮飘飘
【注释】: 1。摴蒱:博具名,用象牙、骨片制成。 2。金钏:手镯。 3。暝烟:傍晚的烟雾。 4。秋千绠:秋千上的绳,即秋千索。 5。新雁:初飞的燕子。 6。云根:云层与地面之间的地方。 7。纤影:指燕子的翅膀。 8。翠钿:翡翠制成的首饰。 9。仲:中,正。 10。檐敲碎玉:屋檐上滴落的水珠发出清脆的声音。 11。栖梧凤:梧桐树上栖息的大鹏。 12。素娥青女:嫦娥和仙女。 13。何事深闺恨夜长
【诗句】 露浥海棠丝重。云破晓钟初动。无力尚微酣,遥映一帘红弄。 如梦。如梦。醒后心儿独捧。 【译文】 露珠打湿了海棠的细丝,海棠花瓣沉重。天空中云雾飘散,清晨的钟声刚刚响起。身体虽然疲惫,但仍然带着微醺的状态,朦胧地映在帘子上的红色让人感到愉悦。 仿佛是一场梦境。仿佛是一场梦境。醒来后,心里只有一个人独自欣赏这美景。 【注释】 1. 露浥(yì)海棠丝重:露水滴在带露的海棠花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娇小女子的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情感。 “自小娇憨亲纵。” 这句诗描述了这位女子从小性格就非常娇憨,亲人纵容宠爱她。这里的“娇憨”和“亲纵”都是用来形容她的性格特点,而“亲纵”则进一步强调了亲人对她的爱抚和纵容。 “恼著情儿没缝。” 这句诗表达了她对恋人的深情,但却总是被恋人忽视。这里的“恼著情儿没缝”形象地描绘了她因爱而烦恼、却得不到回应的心境。
【注释】 愁砌:忧愁的台阶。新闷:新积的愁恨。万斛千航:指许多事情,很多烦心事。书帏:女子卧室门帘。关雎:《诗经·国风·周南》中一首表现夫妇恩爱的诗。应掩关雎不咏:应当把《诗经·国风·周南》中《关雎》这首表达夫妻恩爱情感的诗篇放下,不再吟诵。 【译文】 满心愁怨像新积的愁恨一样。无数烦心事难以盛载。何处最伤心,儿在书帏里谁人问? 孤零零地守寡。 【赏析】 《如梦令》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中秋之夜的词作。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夜晚,通过“带月卷帘窥”、“眉映碧波纹皱”等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桂子香风暗透。又是中秋时候。”这两句诗描绘了中秋节的夜晚,桂花的香气随风飘荡,月光洒在大地上,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这里的“中秋”指的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和丰收。 “带月卷帘窥,眉映碧波纹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意、把握诗句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并据此分析概括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仔细阅读原诗,理解原诗的意思。同时要注意结合题目要求,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简洁性,力求做到言简意赅,重点突出。 本诗为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如梦令·泛湖》,全词写泛舟湖上所见之景,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天与湖光一派”句中的“一派”是全词的关键意象,它不仅描绘出湖面的宽阔
注释:宗伯年嫂邀请我到沧浪亭看女郎表演秣陵春。越调吴歈可以和梅村一起论评,梅村的词被翻入莫愁村了。兴亡一瞬间就成为过去与现在的事情,谁又去哀悼荒陵经过白门呢? 赏析:此诗作于作者任两淮提刑时。诗人在沧浪亭观看女伎们表演歌舞,以抒发感慨之情,并寄寓对国事、家事的关注。“越调”即《越九歌》,为宋元之际张炎所作。“吴歈”,是宋人周邦彦的词集名,这里指其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