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吴歈可并论,梅村翻入莫愁村。
兴亡瞬息成今古,谁吊荒陵过白门。

注释:宗伯年嫂邀请我到沧浪亭看女郎表演秣陵春。越调吴歈可以和梅村一起论评,梅村的词被翻入莫愁村了。兴亡一瞬间就成为过去与现在的事情,谁又去哀悼荒陵经过白门呢?

赏析:此诗作于作者任两淮提刑时。诗人在沧浪亭观看女伎们表演歌舞,以抒发感慨之情,并寄寓对国事、家事的关注。“越调”即《越九歌》,为宋元之际张炎所作。“吴歈”,是宋人周邦彦的词集名,这里指其词作。这首诗的首句“宗伯年嫂招集沧浪亭观女郎演秣陵春”中的“宗伯”指的是南宋大臣赵雄,他字仲师,号宗伯,曾出使金朝。“年嫂”则是指宗炳之妻刘氏,刘氏是宗雄之妻,所以宗彪之妻也称为“年嫂”。沧浪亭在南京市秦淮区东北,靠近长江。据传,南朝宋武帝刘裕曾在这个亭子观赏江景,因此被称为“沧浪亭”。第二句“越调吴歈可并论,梅村翻入莫愁村”中的“越调”指宋代周邦彦的《越九歌》;“吴歈”则是宋代周邦彦的词集名;“莫愁村”则是指位于南京秦淮区的莫愁湖附近村庄。第三句“兴亡瞬息成今古,谁吊荒陵过白门”中的“兴亡”指国家兴盛或衰败的历史;“瞬息”则是指时间很短;“白门”则是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的一个城门的名称。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越调的吴歈和梅村的词可以一起讨论,而周邦彦的词也被翻入了莫愁村。国家的兴衰转瞬间就成为了过去与现在的事情,又有谁能去哀悼荒陵经过白门呢?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在沧浪亭观看女伎表演歌舞时的感慨之情,同时也寄寓了对国家和家事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