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
绿苔深深地迎着脚步,满身的红霞映照着衣服。 洞府就在不远之处,有鸾鹤朝人飞去。
【注释】 1. 海上:指唐玄宗,因唐玄宗号“海上生明月”。 2. 柴军使:即王之涣,当时为泾川县主簿。 3. “英杰”二句:意谓英雄豪杰的吟诗兴味长。英杰,英才俊杰。 4. “捧日”二句:言英杰应归入禁卫,春风何惜醉乡阳(故乡)。 5. 千山过雨:形容山色经雨水洗刷后更加秀美。翠,青绿色,此处指青山的青翠之色。 6. "百卉"二句:意谓草木临风不借香,暗喻英杰不须借助外力,也能名垂后世
留题胡参卿秀才幽居 竹荫亭除藓色浓,道心安逸寂寥中。 扣门时有栖禅客,洒酒多招采药翁。 江近好听菱芡雨,径香偏爱蕙兰风。 我惭名宦犹拘束,脱屣心情未得同。 注释: 留题:在墙壁或器物上写下自己的诗作。 竹荫亭除藓色浓,道心安逸寂寥中:竹林的阴影下,亭子的台阶上长满了苔藓,一片宁静的氛围中流露出道士的闲适和寂寞。 扣门时有栖禅客:当敲门时,常常会遇到正在打坐的修行者。 洒酒多招采药翁:喝酒时
【解析】 题干是“送姚端秀才游毗陵,注意对诗句的理解与赏析。”这是一首七律诗。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清幽。 【答案】 ①译文:太湖边的毗陵景色多么美好,才子们经过游玩真是年轻有为。②注释:①毗陵:古郡名,今属江苏无锡。③太湖:位于今江苏省南部,是长江三角洲的一颗明珠。④经游:游览。⑤轻帘:轻飘的帘子,指酒肆。⑥红袖:指采莲女。⑦若耶:即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南
注释: 哭柴郎中:悼念已故的柴郎中。柴郎中,即柴绍,唐朝初年名将,曾为李渊部下,后为李建成部将,玄武门之变后被李世民所杀。 昔岁遭逢在海城:往年我在海城的岁月中。海城,指长安城。 曾容孤迹奉双旌:我曾被允许带着两个旗帜,跟随他行走。曾容,指被允许。孤迹,指孤独的足迹。奉双旌,指跟随两个旗帜。 酒边不厌笙歌盛:酒宴上不讨厌歌舞声乐的繁盛。不厌,指不厌倦。笙歌,指乐器演奏的音乐和歌唱的声音。
诗句解析 1. “莲宫旧隐尘埃外”:描述了一个被尘世遗忘的莲花宫殿,位于遥远的天界之中。 2. “策杖临风拂袖还”:形容诗人手持拐杖,站在清风中,仿佛在挥手告别尘世。 3. “踏雪独寻青嶂下”:独自在雪地中寻找青色的山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4. “听猿重入白云间”:听到山中的猿猴再次进入白云之间,描绘了一幅幽静的画面。 5. “萧骚红树当门老”
寄庐山简寂观重道者 忆昔采芝庐岳顶,清宫常接绛霄人。 玉书闲展石楼晓,瑶瑟醉弹琪树春。 惟恨仙桃迟结实,不忧沧海易成尘。 似醒一梦归凡世,空向彤霞寄梦频。 注释: - 忆昔:回忆过去的事情。 - 采芝:采摘灵芝。 - 庐岳顶:庐山的山顶。 - 清宫:清净的宫殿。 - 绛霄:即紫霄,传说中仙境的地方。 - 玉书:指道家经典或道教的书籍。 - 石楼晓:在石头建筑的楼上看到早晨。 - 瑶瑟
这首诗以鹤自比,抒发了一种超然物外、遗世独立的情怀。诗人通过对鹤的观察和想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首句“九皋羽翼下晴空”,描绘了一幅鹤在高空中翱翔的画面。九皋,即指高旷的地方,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或心境。羽翼,指的是鹤的翅膀,象征着飞翔与自由。晴空,则是指晴朗的天空,代表着广阔与无垠。这一句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飞翔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更高境界的追求。
【解析】 “湓水”是江西九江的别称,此诗写于诗人晚年居官杭州时。作者回忆了早年在江州(今江西九江)任司马时,与隐士交往,喜爱山林生活的情景。 首联“昔岁曾居湓水头,草堂吟啸兴何幽。”意思是说:“昔日曾在湓水边居住过,那时我居住在草堂里,吟诵诗歌抒发心中的郁闷。 颔联“迎僧常踏竹间藓,爱月独登溪上楼。”意思是说:“迎接僧人的时候,常常踏着竹间的藓苔,喜爱明月的时候,独自登上溪边的小楼上。
这首诗是送别相里秀才前往匡山国子监。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相里秀才的赞赏之情。 气秀情闲杳莫群,庐山游去志求文。 - 气秀:气质优雅。 - 情闲:心情闲适。 - 杳莫:渺无人烟。 - 群:众人。 - 志求文:志向追求文学。 - 庐山游去:到庐山游玩。 - 志求文:志向追求文学。 已能探虎穷骚雅,又欲囊萤就典坟。 - 已能:已经能够。 - 探虎:探寻深奥的道理。 - 穷骚雅:穷尽诗词中的优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