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居简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舍利子(佛陀的遗骨)的赞词。以下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妙湛禅师月岩舍利赞:这首赞词是为了赞美佛陀的舍利子,也就是佛祖的遗骨,它被供奉在月岩寺(今为妙湛禅师的住所)。 2. 及笄洗妆,一花一香:这是形容佛陀的舍利子如同少女般美丽,每一瓣花都有其独特的香气,象征着佛陀的智慧和慈悲。 3. 舍父求度,回度厥父:这表示舍利子可以帮助人们解脱痛苦,通过修行可以回归到佛陀的教导中
渔翁不耐寒,重沓着蓑衣。 注释:渔翁(老渔人):老渔夫。不耐(不愿意):不能忍受、承受不了。寒:寒冷的天气。重沓(zhǎn tuō):重复。着蓑衣:穿着用棕榈皮编织成的雨衣。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老渔夫面对严寒却仍坚持捕鱼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坚韧不拔、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风貌的赞美。诗中通过“重沓”二字,形象地描绘了老渔夫不畏寒冷,反复披着蓑衣的形象,生动展现了老渔夫坚毅的品质。同时
静维那求颂, 罚钱出院讨便宜,兴化何曾会养儿。 北涧党情非党理,与佗土上更加泥。 注释解释: 1. 静维那求颂:这是对一个人或事件的赞美和颂扬。 2. 罚款出院讨便宜:指通过某种手段来获取利益或好处,即使违反规则或规定。 3. 兴化何曾会养儿:意指在一个地方或群体中,很少有人能够养育孩子。 4. 北涧党情非党理:指北涧地区的人情世故与其他地方不同,有一种特殊的情感纠葛和逻辑关系。 5.
明教禅师五种不坏赞其三 宣明心声,若出金石。 汹涌辩河,不渗涓滴。 书献天子,天颜屡改。 一笑归来,此舌犹在。 韩吾不非,吾奚以为。 壅吾不夷,吾奚以驰。 一生事了,有死无憾。 身随劫烧,红开菡萏。 注释: 1. 宣明心声:指宣明自己的内心声音,表示内心的真诚和坚定。 2. 若出金石:比喻声音如同金石般坚固,不可摧毁。 3. 汹涌辩河:形容辩论激烈,如同滔滔河水一般。 4. 书献天子
注释: 1. 去窒而聪,去塞而通。 2. 于无数声,齐万窍风。 3. 风止声消,音响寂绝。 4. 谷神不死,听火焰说。 5. 说无所说,闻无所闻。 6. 烟灭灰飞,所亡者存。 7. 以是耳根,示尔四众。 8. 厚德宏功,千二百种。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明教禅师智慧的诗,通过描绘禅师的智慧和能力,表达了对禅宗精神的理解。诗中“去窒而聪,去塞而通”描述了禅师清除内心的障碍,达到智慧的高度
三教赞 此三胜流,一笑聚头。 其道不同,曷相为谋。 至哉儒先,问礼于李。 李从竺乾,逮真实际。 商隐于李,白眉最良。 曰师师师,其来自唐。 车适大方,万里一辙。 差之毫釐,肝胆楚越。 注释: 1. 此三胜流:这里指的是三个杰出的流派或人物。 2. 一笑聚头:形容他们聚在一起时的欢快氛围。 3. 其道不同:指他们的主张、方法等各不相同。 4. 曷相为谋:为什么要相互商量、合作呢? 5. 至哉儒先
明教禅师五种不坏赞 其一 注释: 顶骨峣然,隐若伏犀。 在头顶的骨头高峻而突出,像伏犀牛一样隐藏在其中。 于烈火中,凄其廪而。 即使在烈火中,它依然保持威严和庄严。 古铁铮铮,烬馀不热。 古代的铁器坚硬而坚固,即使烧成灰烬也不会有一丝热气。 击石拊石,迭中音节。 敲打石鼓,声音清晰而有节奏。 舍利团缀,素魄囧如。 佛教圣物舍利(佛祖遗体火化后留下的结晶)聚集在一起,如同美丽的月亮照耀。
这首诗是《二桃杀三士》,作者不详,是一篇议论性很强的文赋。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 大匠不会丢弃栎树社木,良医也不会抛弃乌喙毒药。 为了迫切的需要,他们不会手软,不放过任何机会。 如果时机合适,即使被抛弃,也会重新得到重用。 当他需要的时候,他既有正直又有奇谋。 跌倒了有人扶,危险了有人持。 他的为人正派巍峨,就像二子一样。 嘲笑曾为齐相的人,没有这样思考。 那三个家伙都是靠力量取胜的。
【注释】方上人:指方干。蒋山,在今江苏南京市东。痴绝顽石,指诗人自己。辟初错向诸方求,那堪同来打爷州。辟初,指方干的号。诸方,指四方。辟初错向诸方求,那堪同来打爷州。那堪,犹言何堪,哪能。同来,与同来。打爷州,指江西南昌一带。钟阜,指安徽寿县的钟山。从错至错无时瘳,从错,犹言误。瘳,病愈。两错,指方干的诗作与别人的诗作相比。商评者,评论诗文的人。两错,指方干的诗作与别人相比,总是自认为不如
这首诗是唐代文人王勃创作的《滕王阁序》。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注释: 1. 宅尘滓拔千丈之俗, 释义与译文:宅院里尘埃已经清除了千年来形成的污浊风气。 注释:这里的“宅尘”指的是家中的尘埃,“滓”指污浊,“千丈”形容其程度深重。整句的意思是通过打扫庭院,清除了千年来的污浊风气。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主人对生活环境整洁的期望,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风气改善的渴望。 2. 倚梅竹托三友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