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匠不弃栎社之木,良医不遗乌喙之毒。
务急吾用,不一而足。
苟适其时,虽弃必录。
方其用时,有正有奇。
颠兮吾扶,危兮吾持。
相道巍巍,二氏似之。
哂乃齐相,曾不尔思。
夫三子者,谬以力胜。
胜力以德,孰敢不敬。
徒丧厥德,以致其命。
一念之忍,桃乃其阱。
欲济缓急,图任媕娿。
爪牙不铦,其如之何。
盍观相如,伸秦屈颇。
隐然长城,无庸干戈。
这首诗是《二桃杀三士》,作者不详,是一篇议论性很强的文赋。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
大匠不会丢弃栎树社木,良医也不会抛弃乌喙毒药。
为了迫切的需要,他们不会手软,不放过任何机会。
如果时机合适,即使被抛弃,也会重新得到重用。
当他需要的时候,他既有正直又有奇谋。
跌倒了有人扶,危险了有人持。
他的为人正派巍峨,就像二子一样。
嘲笑曾为齐相的人,没有这样思考。
那三个家伙都是靠力量取胜的。
凭实力取得胜利,靠德行赢得尊重。
他们却丧失了德行,以致丧命。
一念之差,他们设下陷阱。
想救急难,却图谋任用小人。
爪牙没有锋利,又能怎么样?
看看像相如那样的人,伸张秦国而屈压颇国。
像一座隐形的长城,用不着干戈。
翻译完毕,下面是注释和赏析。
注释:
- 大匠:木匠。2. 弃:舍弃、丢弃。3. 务:务必、一定要。4. 不(bù):同“否”表示否定。5. 适:适合。6. 必:一定、肯定。7. 方:正当。8. 有:通“又”,有的。9. 颠兮吾扶:颠(diān)兮(yī),犹言颠倒。吾,我。扶,扶助。10. 危兮吾持:危(wēi)兮(yī),犹言危险。吾,我。持,扶持。11. 相道巍巍:相道,宰相之道。巍巍,高大雄伟的样子。12. 哂乃齐相:哂(shěn),讥笑。13. 曾:曾经。思:考虑。14. 夫:发语词。15. 谬以力胜:谬,错误;以,凭借、依靠。力胜,凭借武力取得胜利。16. 孰敢不敬:孰(shú),谁。不(bù),否定词。17. 徒丧厥德:徒,只。丧,丧失。厥(jué),他的。德,指德行。18. 一念之忍:一念(yī niàn),指一瞬间。忍,忍耐、忍受。19. 桃乃其阱:“桃”,陷阱的意思。20. 欲济缓急:欲,希望、愿望。济,帮助。21. 媕(chán)娿(zōu):媕,通“谗”,谗言、诽谤。22. 爪牙:比喻权要或爪牙。23. 隐然:形容威严、崇高的样子。24. 长城:比喻坚固、不可摧毁的屏障。25. 无庸:不要。26. 干戈:武器。27. 二子:指廉颇和蔺相如。28. 齐相:指齐国丞相田单。29. 秦:秦国。30. 屈:委屈、受委屈。31. 隐然长城:指廉颇与蔺相如联合起来抵御秦国,就像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32. 无庸:不要。33. 干戈:兵器。
赏析:
《二桃杀三士》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是战国时期魏国中大夫须贾诬陷范雎谋反而被驱逐出魏国的故事。此诗即讽刺了须贾的残忍行径,也反映了须贾对国家大事缺乏认识的一面。
文章开宗明义地指出大匠和良医都不会轻易地放弃栎树社木和鸟喙毒药,以此引出下文的主题——迫于无奈而不得不采取的举措。接着,文章通过描述三位大臣在危难时刻的表现,强调了他们在关键时刻所表现出来的正直和智慧,以及他们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最后,文章再次提到须贾的行为,并以“一念之忍”来讽刺他的错误决定。整篇文章语言简练、意蕴深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