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旁行,倚松立。
义不精,字不识。
海涌云兴追不及。
【译文】
我读的全是旁行文字,靠在松树上站着。
义理不精通,字也认不得几个字。
海浪涌动云雾升腾追赶不及。
【注释】
- 拙庵赞:指陆游所作的《拙庵铭》。
- 读旁行:指读书方法之一,即在阅读中只注意文意而不拘泥于字句。
- 倚松立:指陆游在读书时靠在松树旁静立不动。
- 义不精:指陆游对儒家经典理解得不深不透。
- 字不识:指陆游不认识许多字,只能看一些简单的书报。
- 海涌云兴追不及:指陆游认为大海波涛汹涌,云雾升腾,自己赶不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在读书时的专注和勤奋。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他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尤其对经史子集有深入的研究。这首诗中的“拙庵赞”是他的读书笔记,记录了他读书时的情景和感悟。
诗的前两句“读旁行,倚松立”描述了陆游读书的方法。他并不拘泥于传统的读书方式,而是选择了一种更自由、更灵活的读书方法——旁行。这种方法可以让他在阅读时更专注于文意,而不必过分关注字词的发音和拼写。陆游在读书时,总是选择安静的环境,靠在松树上静静地阅读,这种环境让他可以更好地沉浸在书中,领略到文字的魅力。
第三句“义不精,字不识”则表达了陆游对儒家经典的理解程度。他认为,虽然自己已经读过很多书,但对这些经典的理解却并不够深入。陆游深知自己的学识有限,因此他在读书过程中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不断充实自己。这种态度体现了他对学问的敬畏和追求,也显示了他的人格魅力。
最后两句“海涌云兴追不及”则是陆游的一种感慨。他认为,自己虽然努力想要追赶那些大潮和风云,但却发现自己始终无法追上。这可能是因为陆游的学术水平有限,或者是因为他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让他无法像那些大人物那样成就非凡。尽管如此,陆游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学习,相反,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继续在学术道路上努力前行。
这首诗通过描绘陆游读书的情景和感受,展现了他的学术追求和人格魅力。同时,它也反映了陆游对于学问的尊重和谦逊态度,以及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执着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