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巍
马谷近愚谷,所以人迹稀。 马谷山靠近愚谷,因此很少有人来往。 昔名乌鹊山,不见乌鹊飞。 过去它叫做乌鹊山,现在却没有乌鹊飞翔。 惟有紫蕨菜,其苗高且肥。 只有一种紫色的蕨菜,它的幼苗又高又嫩而且很肥。 洞口封白云,专待主人归。 山洞口被厚厚的白云封锁着,只等主人回来才能打开。 注释: 1. 马谷(yù gǔ):地名。在今山西省阳城县北。 2. 愚谷(wú gǔ):地名。在今山西省阳城县南。 3.
【注释】 仲尼:指孔子。海:这里指大海,也暗喻人生如海。 须:必须。荷:背负。锄:农具,用来翻土、除草的农具。刺:渔具。船:小船,泛指渔船。怜:同情。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元好问追忆自己旅居陕西时,偶然读到了友人元次山(西阳城人)的诗《过西阳》后有感而作的。此诗前两句“海中”和“岸上”,分别比喻了人生旅途与隐居田园。中间四句则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绘
翻译: 在化万山里,山色多么青翠。 最深处结了一茅亭。 溪边有茂盛的芳草,早晨晚上都吃仙苓。 淡泊如此,养性灵。 注释: 1. 浮化万山里 注释:飘荡于无数座山峰之间。 2. 山色何青青 注释:山的颜色是如此的青翠。 3. 乃结一茅亭 注释:于是在最深的地方结起了一个茅草亭。 4. 溪径饶芳草 注释:溪边的小路充满了芳草。 5. 旦晚饭仙苓 注释:早上和晚上都吃仙草。 6. 澹泊有如此
【注释】楞严寺:唐代名刹,在山西阳城。此诗追忆昔游。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追忆昔日游览楞严寺的旧事而作的四首中的第二首。首联点出楞严寺建于贞观之年(627年),颔联写楞严寺内的白石碑和前贤手书,颈联写楞严寺的地理位置和当时僧徒的生活状况,末联写自己当年读书时的情景。全诗语言平实,叙事简洁,但感情真挚,给人以亲切感
酬董信溪雪馀枉顾 山园何寥寥,雪馀枉高步。 自愧非戴家,乃劳子猷顾。 呼酒畅幽怀,烹茶有隐趣。 徙倚瞩烟峦,瑶华缀林树。 微微霁景流,天壤色俱素。 深拥初祖门,清忆谢庭句。 苟非佳客来,兹意成沦误。 言别日将夕,怅望城南路。 注释: - 酬董信溪雪馀枉顾:回赠给董信溪的诗作,感谢他在雪后光临山园。 - 山园何寥寥:山园多么空旷啊!寥寥,形容山园的空旷。 - 雪馀枉高步:你冒着大雪前来访问我
【注释】: 汲水自漱齿,隐几读阴符。 ——意思是说,自己用清泉水来漱口,坐在几案前阅读《阴符》这部兵书。 既以窥元化,又欲定八区。 ——既指已经观察了宇宙的本原“元化”,又企图掌握和支配万物。 大道无言象,至乐在江湖。 ——大道指自然的法则,无为而治,没有形象可以捉摸;至乐指自然界的欢乐,如江河湖海的风光等。 时运苟不至,且览昆崙图。 ——苟通“苟或”,如果运气不好。 【赏析】:
【注释】 达人:指志趣高尚、学识渊博的人。屏:摒除。尘垢:尘埃污垢,比喻世俗名利、官场的纷争。林麓:山间树林。以道猎万化:用道德准则来控制万物。机运:机变,权变。 【赏析】 此诗首句“屏尘垢”,意为抛开尘世的纷扰,不与世俗为伍。第二句“日日向林麓”,意为每天在山林中徜徉,亲近自然。第三句“偃仰岩壑间”,意为在山岩之间徘徊徜徉。第四句“置书翻不读”,意为把书籍搁置一旁不去翻阅。第五句“以道猎万化”
苦寒行 沁州山中作 凌晨登陟龟山岭,曲折险路难以攀。抚时岁月匆匆逝,大雪覆盖崇山巅。寒气逼人生危崖,枯枝败叶鸟啼间。薄绵衣裹仍感冷,仆人仆从皆衣衫单。路边有民居,柴门掩映于空山。壮年者四处奔波,老翁卧草中待春。天下多变故,征召日忙未停歇。建筑急迫边尘满,汉关烽烟蔽天明。壑深水不流,我泪独自潺湲。凭谁叫阊阖天,早使阳春回人间
我本是东齐人,君是来自南楚的客人。我们相逢在晋水阳,结交之时肝胆相照。丝竹音乐列于广庭,嬿婉之舞到达良夕。 自认为能长久如此,岂知有行役之事。行役在塞门边,思念此伤悲魂魄。 注释: 1. 东齐:指齐国的东境。 2. 南楚客:指楚国的南方之地的人。 3. 晋水阳:地名。位于今天的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 4. 丝竹:弦乐器和管乐器的总称。这里指的是演奏乐声。 5. 嬿婉:女子婉顺、柔美的样子。 6.
《田居柬李明府》是唐朝诗人贾岛所作,以下是诗句、译文及注释。 翻译: 1. 自余解兵符,为农向桃岭。 - 我解除了兵符的束缚,转而从事农耕,朝着桃岭方向。 2. 病馀犹荷锄,灌园初凿井。 - 病后仍然拿着锄头,刚开始灌溉和挖掘井。 3. 所赖明府贤,蝗飞不入境。 - 多亏了你(李明府)的贤明,蝗虫没有飞进这片土地。 4. 木棉遍平冈,瓜蔓交野径。 - 木棉花开遍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