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东齐人,君为南楚客。
相逢晋水阳,结交见肝膈。
丝竹列广庭,嬿婉届良夕。
自谓长如此,讵知有行役。
行役在塞门,念兹伤魂魄。
我本是东齐人,君是来自南楚的客人。我们相逢在晋水阳,结交之时肝胆相照。丝竹音乐列于广庭,嬿婉之舞到达良夕。
自认为能长久如此,岂知有行役之事。行役在塞门边,思念此伤悲魂魄。
注释:
- 东齐:指齐国的东境。
- 南楚客:指楚国的南方之地的人。
- 晋水阳:地名。位于今天的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
- 丝竹:弦乐器和管乐器的总称。这里指的是演奏乐声。
- 嬿婉:女子婉顺、柔美的样子。
- 长如:永远如此。
- 讵:同“据”,竟然,居然之意。
- 塞门:边境上的关口或要塞。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告别友人时所写的诗作。诗人在告别之际感慨万千,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人生道路的无奈。
诗人开篇就直接表达了自己的身份——我是东齐人,你则是南楚的客人。这种身份的差异,使得两人之间的情感更加深厚。然后,诗人又描述了他们相逢的场景——我们在晋水阳相遇,那时我们的情谊如同肝膈一般,真挚而深情。这里的“肝膈”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两人深厚的情谊。
诗人描述了他们的交往场景——丝竹音乐奏响在广庭之上,嬿婉之舞出现在良夕之时。这里,诗人用“丝竹”和“嬿婉”两个意象,营造出了一个欢乐、热闹的氛围,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他们当时的快乐。
诗人并没有满足于此,他紧接着写道:“自谓长如此,讵知有行役。”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他认为,既然他们能够一直这样欢乐地相处,那么他们的生活就应该一直这样下去。但是,命运却让他不得不离开这片熟悉的土地,去到塞门边。
诗人以一句“念兹伤魂魄”作为结尾。这里的“念兹”指的是对此事的思念,而“伤魂魄”则表明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不舍。他不仅因为离别而痛苦,更因为这次离别可能会影响到他未来的路。
这首诗通过描绘两人的相识、相知、相伴的过程,表现了他们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无奈。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未来的忧虑。这首诗既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又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