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巍
泽兰沿野径,鶗鴂鸣高柯。 感兹悲时序,倏如流电过。 余年方半百,鬓发渐以皤。 去日不能再,来日宁几多。 我欲寻瑶草,兼之种玉禾。 若待功成退,谁挥鲁阳戈。 诗句逐句释义: 1. 泽兰沿野径:描述一种植物——泽兰,它沿着乡间的小道生长。 2. 鶗鴂鸣高柯:鶗鴂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类,其叫声在高大的树枝上响起。 3. 感兹悲时序:感叹时间流逝带来的变迁和伤感。时序通常指四季的更替或时光的流逝。
【注释】 恋恋:依恋不舍的样子。旷野:空旷的田野。衔杯:举杯饮酒。惆怅:忧愁,悲苦。日暮:太阳落山时分。生悲风:起悲风。蓬草:即蒲草,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干柔软,叶子长椭圆形,花序穗状圆锥形,种子有棱角。一西还一东:指分别后各自东西南北。尘世:人间世俗。变态:变化不定。安可同:怎能相同。云衢:指道路,引申为仕途等社会活动场所。双飞鸿:喻两对夫妻。鸿是大雁,古代传说中鸾鸟和凤凰都是雌雄一对,比喻夫妻
溪声与松声,早梦寒惊破。 萝径露初晞,步向西斋坐。 云生树忽暝,泉响山疑堕。 吟成二雅诗,歌罢无人和。 注释: 1. 溪声与松声:指溪水潺潺和松林间传来的声音。 2. 早梦寒惊破:早上的梦境被冷醒时,仿佛是被寒冷惊醒。 3. 萝径露初晞:指的是清晨时分,萝藤小径上的露水刚刚被阳光照射而蒸发。 4. 步向西斋坐:步行到西斋(古代书房)坐下。 5. 云生树忽暝:天空中忽然出现了云朵,使得树木变得昏暗
注释: 题愧非马公巢云亭:题写于愧非马公巢云亭。愧非,即韩愈,字退之。马公,指马总,唐朝官员。巢云亭,为韩愈所建。 先生好事者,往往弄奇怪:韩愈喜欢做奇特的事情,喜好奇异。 竹木车,首尾作船态:用竹子和木头做成的车子,头尾像船的样子。 行窝,看花随处载:行走时,带着花一起走,随时可摘取欣赏。 世人无不笑,达人无不爱:人们看到都觉得好笑,但真正的达理的人却都喜欢。 忽于柳树上,为亭团似盖
【注释】: 初至雁门谒闵中丞:我本来是鲁国的读书人,不擅长打仗的事。 前年释裋褐:去年脱去粗布衣,到边远之地去。 秋风起雁门:秋风起,雁门关的号角声就响起来了。 羽书日三:每天收到皇帝的紧急文书。 中丞燕赵豪:中丞是官名,燕赵指燕地和赵国。豪在这里指有才能的人。 临敌有暇思:面对敌人时还有闲暇思考问题。 幕中集群画:在帐篷里集中讨论战略。 辕门列虎士:在营门外排列着勇士。 亦欲效区区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分析诗句的大意”“概括全诗的主要内容”等,然后依据对诗句的理解进行概括总结,注意语言要准确。本题要求赏析诗人对管宁、范睢、隐者以及莱子的归隐态度,以及对“养志”、“长揖谢浮世”的看法,这需要考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分析概括。如“贵贱虽异致,千载同一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全诗加以分析。本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前两句是说春日里,雨停斋中,一鸟当窗鸣叫;后两句是说山云飘然入座,不知道身在何处。三、四句写诗人心志闲旷,偶无尘事之扰。五、六句写诗人手持楞伽经,忽然忘却了世俗之累,忘情山水。最后两句以“轩冕”代指官爵和富贵,“浮名”指名誉和地位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分析诗中的意象,并结合注释、标题、写作背景等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感情。“微风韵春夕,圆月吐城闉”,春风拂面,夜色温柔,明月从城墙上缓缓升起。“式宴偕流俗,旨酒娱嘉宾”宴会中大家欢声笑语,举杯共饮美酒。“火树明还艳,丝竹间且陈”灯光闪烁,舞女如云,乐曲飘荡在空中。“燕赵多英客,荆郢尽词人”燕赵的士人英勇善战
【解析】 这是一首借物抒怀诗。前四句写大鹏展翅万里高飞,小鹪鹩却栖息在一枝枝头;大鹏虽壮美而渺小的鹪鹩却各得其所,各有适宜的环境与位置;大鹏有进有退,鹪鹩也有进有退,进退之间没有固定的时间。后四句是说为什么人们追求名利以至于至死悲哀呢?因为荣公和陶家的人为了名位利禄而苦苦地追求。诗人用鲲鹏、鹪鹩、荣公、陶氏来作比,表达了诗人对名利地位淡漠的态度。 【答案】 译文: 大鹏展翅万里高空
【注释】 述怀四首 其一: 1.习耕钓:指从小学习种田钓鱼。 2.足迹不离村:指从小便在乡村生活,没有离开过村庄。 3.长览农桑书:经常翻阅关于农业和蚕桑方面的书籍。 4.亦窥道德言:也观察和学习了有关道德的言论。 5.家贫故:因为家贫而被迫外出谋生。 6.驽马多颠踬:指自己虽然像劣马一样,但仍然努力前行(比喻虽然处境艰难,但仍有追求)。 7.末路怯腾鶱: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却害怕前行。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