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好事者,往往弄奇怪。
所乘竹木车,首尾作船态。
前年造行窝,看花随处载。
世人无不笑,达人无不爱。
忽于柳树上,为亭团似盖。
四围无轩窗,云烟互而霭。
亭中何所有,酒杯长日在。
亭中何所为,吟诗学马戴。
亭中何所见,北溟与东岱。
亭中何所亲,山僧与荷篑。
只欲远尘寰,不为增气槩。
我也作一洞,狂放亦其最。
两孔亘如环,中间颇不隘。
朅来陈道人,品题是仙界。
冥心坐终夕,动静俱无碍。
百年湖海意,领略须吾辈。
秋风吹十里,初凉体则快。
或饮君亭上,或酌我洞内。
酩酊无不可,谁能求富贵。
兹乐难具言,更以心相会。
注释:
题愧非马公巢云亭:题写于愧非马公巢云亭。愧非,即韩愈,字退之。马公,指马总,唐朝官员。巢云亭,为韩愈所建。
先生好事者,往往弄奇怪:韩愈喜欢做奇特的事情,喜好奇异。
竹木车,首尾作船态:用竹子和木头做成的车子,头尾像船的样子。
行窝,看花随处载:行走时,带着花一起走,随时可摘取欣赏。
世人无不笑,达人无不爱:人们看到都觉得好笑,但真正的达理的人却都喜欢。
忽于柳树上,为亭团似盖:忽然在柳树上造亭子,就像盖了顶帽子似的。
四围无轩窗,云烟互而霭:四面围着没有窗户,只有云雾缭绕。
亭中何所有,酒杯长日在:亭子里什么东西都没有,只有酒杯,一直在那里。
亭中何所为,吟诗学马戴:亭子里都在做什么呢?都在学马戴的《奉使过新安渡江至桐庐馆寄韩康王》一诗。
亭中何所见,北溟与东岱:亭子里都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北方的大海和东方的泰山。
亭中何所亲,山僧与荷篑:亭子里都亲近什么人呢?亲近的山里和尚以及荷篮。
只欲远尘寰,不为增气槩:只想远离尘世的喧嚣,不为增加自己的气质。
我也作一洞,狂放亦其最:我也挖了一个洞,狂放也是我最喜欢的。
两孔亘如环,中间颇不隘:有两个洞相连,中间并不狭窄。
朅来陈道人,品题是仙界:忽然来了陈道人,评价这个洞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冥心坐终夕,动静俱无碍:静下心来坐到半夜,无论动或静都没有阻碍。
百年湖海意,领略须吾辈:有百年的湖海之志,要领略就要我们这一代人去体会。
秋风吹十里,初凉体则快:秋风吹遍十里地,感觉初凉身体就舒适。
或饮君亭上,或酌我洞内:有人在这里喝酒,有人在这里喝酒。
酩酊无不可,谁能求富贵:喝醉了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谁能追求富贵呢?
兹乐难具言,更以心相会:这种快乐难以用言语表达,只能用心去感受。
赏析:
此诗是韩愈写给巢云亭的一篇记文。作者通过描写巢云亭的地理位置、建筑风格和周围的自然环境,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
第一句“题愧非马公巢云亭”,点明了这是韩愈为巢云亭写的记文。第二句“先生好事者,往往弄奇怪”,描绘了那些喜欢做奇特事情的人。第三句“所乘竹木车,首尾作船态”,描述了韩愈乘坐的竹木车,头尾如同船的形状。第四句“前年造行窝,看花随处载”,提到了前年建造的行窝,可以随时欣赏花。第五句“世人无不笑,达人无不爱”,表达了人们对韩愈行为的嘲笑和理解。
接下来的句子“忽于柳树上,为亭团似盖”,描述了在柳树上建亭子的情景,就像盖上了顶帽子一样。接着的句子“四围无轩窗,云烟互而霭”,描述了四周没有窗户,只有云雾缭绕的景象。然后句子“亭中何所有,酒杯长日在”,提到了亭子里什么都没有,只有酒杯一直在那里。接下来的几联,作者分别描述了亭子中的人在做什么,看到了什么,亲近了什么人等,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最后两句“只欲远尘寰,不为增气槪”和“我也作一洞,狂放亦其最”,表达了作者想要远离尘世的喧嚣,不为增加自己的气质。同时也表示了自己也挖了一个洞,狂放是我最喜欢的。最后的“兹乐难具言,更以心相会”表达了这种快乐难以用言语表达,只能用心去感受。
这首诗通过对巢云亭的描写,表达了韩愈对于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展示了韩愈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