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宁东浮海,范睢西入秦。
贵贱虽异致,千载同一尘。
忆其在世时,不如隐者珍。
因之慕莱子,归侍白头亲。
所贵在养志,宁论鼎与茵。
长揖谢浮世,冥鸿不可驯。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分析诗句的大意”“概括全诗的主要内容”等,然后依据对诗句的理解进行概括总结,注意语言要准确。本题要求赏析诗人对管宁、范睢、隐者以及莱子的归隐态度,以及对“养志”、“长揖谢浮世”的看法,这需要考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分析概括。如“贵贱虽异致,千载同一尘”,这是说即使是地位高低不同,但是最终的结果却都是尘土,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之情;“忆其在世时,不如隐者珍”,“忆其”指管宁和范睢,管宁和范睢都曾显赫一时,但最终却是归于尘土,所以这里诗人用“珍”来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惋惜之情;“所贵在养志,宁论鼎与茵”,“宁”通“今”,在这里是“现在”的意思,意思是说养心比富贵重要;“冥鸿不可驯”,“冥鸿”代指范蠡,范蠡曾经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隐居于陶朱,所以这里的“冥鸿”指的是范蠡;“长揖谢浮世”,“长揖”即长揖礼,表示向人行礼,这里是表达自己对世俗生活的鄙弃。

【答案】

①首句“管宁东浮海,范睢西入秦”,点明两人都曾仕宦显赫,而结果却是一死一生,一荣一辱。②“贵贱虽异致,千载同一尘”,诗人感叹管宁范睢之死与生,虽然身份地位不同,但结局却是同为尘土。③“忆其在世时,不如隐者珍”,诗人回忆起管宁、范睢在世的时候,他们的价值远胜于当官的荣耀。④“因之慕莱子,归侍白头亲”,诗人羡慕范蠡辞官归隐,陪伴自己的白发双亲。⑤“所贵在养志,宁论鼎与茵”,诗人认为养志最为可贵,不必计较富贵得失,就像富贵的人也不必去追求高床大椅。⑥“长揖谢浮世,冥鸿不可驯”,诗人对世俗生活表示鄙视,他宁愿像大鹏那样自由自在地飞翔,也不愿被世俗束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