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楠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汝元的作品,全诗共67句,每一句都是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罗浮翠虚吟 罗浮山,位于今天的广东省,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被誉为“神仙之府”。这首诗可能是在罗浮山游览时所写,表达了作者对道教修炼的向往和对神仙生活的向往。 教他戒誓立辛勤,争如汝自辛勤好。 他,指的是那些修行者或者道士。戒誓,是指修行时要遵守的道德规范。立辛勤
【注】这首诗是描述一种修炼方法,通过修炼可以体验到天地间的阴阳变化。 我们要理解诗中的各个关键词和意象: 1. 罗浮翠虚吟:罗浮山,位于广东,是道教名山之一,传说中有仙人居住。翠虚吟,即指在罗浮山修炼的道士们唱出的优美歌声,象征着他们对修炼成果的喜悦和自豪。 2. 中央正位产玄珠:玄珠,即太极图中的太极点,象征宇宙的本源。中央正位,表示这种修炼方法最适合在中心位置进行,即人的丹田。 3.
诗句解析: 1. “罗浮翠虚吟”: 描述了在罗浮山中,青山翠竹间吟咏的情景。 2. “有一子母分胎路”: 暗示了天地间万物的生成与变化,如母子之间的分裂与结合过程。 3. “妙在尾箕斗牛女”: 描述宇宙中的星辰,尾箕、斗柄和牵牛星,象征宇宙的运行和变化。 4. “若欲延年救老残,断除淫欲行旁门”: 强调节制欲望,寻求长生不老之道。 5. “果将流形永住世,除非运火炼神丹”:
【诗句】 真珠帘·赠海南子白玉蟾 金丹大药人人有。要须是、心传口授。一片白龙肝,一盏醍醐酒。只为离无寻坎有。移却南宸回北斗。好笑。见金翁姹女,两个厮斗。些儿铅汞调匀,观汉月海潮,抽添火候。一箭透三关,方表神仙手。兔子方来乌处住,龟儿便把蛇吞了。知否。那两个钟吕,是吾师友。 【译文】 金丹大药人人都有,但要得到它的精髓,必须用心体会和口头传授。一片白龙肝,一盏醍醐酒,都是修炼金丹的珍贵材料
【注释】 内外变:指天地间的变化,万物的更替。八转始还元:道教认为人能修炼到一定阶段,就能返本复元,达到道的境界。地带长垂主坎户,周行胎息贯天门:道家认为人的气脉由下而上有九节,即从会阴穴开始分为三节为上、中、下三节;再分三节,则为九宫,其中一宫在脐下,是下丹田;二宫在下丹田旁,是中丹田;三宫在中丹田旁,是上丹田。周行,环绕运行。胎息,道家养生的一种方法,即闭口合唇,舌抵上腭
【注释】 尸解:指佛教徒修行到一定阶段后,通过绝食、坐禅等方法,使身体发生某些变化,达到超脱尘世的神通境界。 顶上雷声霹雳,混沌落地无踪:头顶上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霹雳,天地之间一片混沌,什么也没有留下。 今朝得路便行,骑个无角火龙:现在找到了通向仙界的道路,骑上那匹无角的火龙飞腾而去。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仙人超凡入圣,乘风破浪,直上云天的颂诗,表达了作者对仙人的崇敬之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全诗共40字,分为八句,每句字数相同,均为七字,韵脚分别为“下平四豪”、“上声二十一马”、“入声十药”和“去声二十六宥”。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罗浮翠虚吟 在罗浮山(位于今广东省)的苍翠山谷中吟咏。 2. 或曰河车千万迎 有人说,可以通过修炼河车的功夫,迎接千万重的阳气。 3. 或曰水火相奔驰 也有人认为水火可以互相奔流不息。 4.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界的诗,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来表达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首句“毛发薄,三转运行阳。”描述了动物从出生到成长的过程。毛发薄,说明动物刚出生时体形较小;三转运行,可能是指动物的运动方式;阳刚,可能是指动物的性格特征。 次句“胎色渐红阴渐缩,推移岁运助阳刚。”描述了动物的颜色变化以及与年龄的关系。胎色渐红,可能是指动物开始长出颜色鲜艳的毛皮;阴渐缩
注释:丹已经返还,四转运行阴。逢六闭藏阳户气,三关全透合丁壬。龟游任浮沉。时出入,无碍贯他心。游戏神通常出面,圆光周匝绕千寻。寒暑不相侵。 赏析:这首《望江南》描绘了一个人修炼的过程。首先,“丹已返”意味着他已经成功地将体内的丹药返还到原来的位置。其次,“四转运行阴”是指他已经掌握了阴阳五行的运转规律,能够在身体内进行灵活地运转。第三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下面是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1. 悬知汝心如铁坚:这句的意思是“我知道你的心如铁般坚固”。在中国文化中,铁是一种坚硬、刚强的物质,常用来形容人的意志坚定。这里的“悬知”是“深知”的意思,表示诗人对对方的了解和信任。 2. 所以口口密相传:这句的意思是“因此你口口相传地秘密传授”。这里的“口口”指的是重复多次,强调了传承的重要性和保密性。 3. 妙处都无半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