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世
野店临着平坂上,荒村里人语稀。 步过檐下惊虎影,登上屋榻卧牛衣。 有客到来争坐席,孩童嗔怒因饥饿。 远望天涯我一翘首,能使思乡情更微。 注释: 1. 野店临着平坂上:指路边的客栈坐落在山坡上。 2. 荒村里人语稀:形容村落非常偏僻荒凉,人们很少交谈。 3. 步过檐下惊虎影:在走过屋顶时,看到老虎的影子。 4. 登上屋榻卧牛衣:在屋内的床上躺着,穿着破旧的衣服(牛衣)。 5. 有客到来争坐席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的考查,主要集中对诗歌内容、手法、主题、思想情感等进行分析。解答时注意认真阅读选项,根据诗歌的内容,结合题目要求进行比对分析。 本题中,“逍遥台”是作者的自号,意指作者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逍遥”一词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指神游八极之外,超然物外,后用来形容人心境自由,无拘无束,也指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下马临高台”,诗人在山野间行走
【注释】间关:声音凄厉。迢递:遥远。政尔:如此。萧然:寂寞的样子。驿路:官道。濉流:指泗水。 【赏析】《安远除夕同韩孟郁甘存之守岁 其一》是明代诗人王稚登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为除夕守岁之作,首二句写诗人与友人在途中的所见所闻;中间四句写除夕之夜,诗人在朋友家中守岁的所见所感;末两句写诗人离京时的心情。全诗构思别具一格,用“间关”二字入景,使旅途之苦和孤寂之情得到渲染,而“驿路临淮近
【注释】 途中杂咏 其五:指《途中杂咏》五首中的第五首。暝凄凄:天色昏暗,草木萧瑟。荒墟:荒凉的墓地。齐:整齐。饥乌:饥饿的乌鸦。瘦马:瘦弱的马。夹毂:车前。相:互相。叱:呵斥。畏途:可怕的道路。剑:随身携带的剑。 【赏析】 这是一首写旅途中所见、所闻的诗。 “寒色暝凄凄”,天色昏黑,寒气逼人,一片凄凉景象。“荒墟古木齐”,荒草野地,古树参天,一派荒凉冷落的景象。这两句是写旅途所见。
【注释】: 肩舆不可度:指乘坐着轿子无法越过。度,通“渡”。 霜滑磴途赊:山道被霜雪覆盖,变得滑溜而曲折漫长。磴,石阶。 倒影疑涵水:山涧中水面的倒影让人怀疑是水。 长天带落霞:天空像披上了一片彩霞。 行人驱蚁队:行人驱赶着蚂蚁队伍。 稚子挽牛车:小孩儿拉着牛车上路。 同旅时相劳:同行的旅客互相帮助劳作。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经过崎岖山路时的情景。首句点出山路之难行
长城 长城蜿蜒万里,落日照耀黄榆。 饮马交河裂,挥戈塞草枯。 阴山连猎火,寒碛度飞刍。 何限纡金印,横行谁伏胡。 译文与注释: 1. 长城蜿蜒万里,落日照黄榆。 - 长城:指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防御工程,横跨多个省份。 - 蜿蜒万里:形容长城非常长,延伸至远方。 - 落日:指太阳即将落山时的景象。 - 黄榆:一种树木,常见于中国的北方边疆地区,象征着边关的荒凉景象。 2. 饮马交河裂
关门,即《关门山》一诗。 关门壮国险,寒色迥沈沈。 肃卫千屯合,崇墉百雉阴。 黄尘飞古道,白日下幽岑。 一片陇头月,清霜拂稿砧。 【注释】: 关门:指陕西潼关。 “关门壮国险”句:意谓潼关雄壮的山河形势,使敌人望而生畏。 “肃卫千屯合”句:意谓潼关周围驻有重兵防守,显得十分严紧。 “黄尘飞古道”二句:意谓从古至今,无数行人在潼关一带奔驰往返。 “一片陇头月”句:意谓月光皎洁,照在陇头的山上
【注释】 1. 登涿州城:登上涿州城墙。涿州,今河北涿州市。 2. 危楼抗百雉(zhì):高大的城楼上耸立着百尺高楼。 3. 锁钥壮神州:雄关要塞象征着国家的坚强。 4. 表里连三辅(fǔ):城内外都是长安、京兆、扶风三府辖区。 5. 襟喉属上游(上游:指上流。襟喉:指咽喉要道):《汉书·地理志》说:“河渭二水合为一川,北注渤海,南至山阳入江汉”。这里借喻城池是京城的咽喉要道。 6. 浮云边塞色
【译文】 收盘随俗供奉,尊酒话平生。 湖海穷交泪,风尘羁旅情。 红颜芳岁换,白眼世途轻。 顾已牵缘役,劳劳何所营。 【注释】 ①收盘:收束。随俗供:随俗应酬。②尊酒:指美酒佳肴。③湖海:泛指天下、四方。穷交:至交、挚友。④世途:人世的路途,指仕途。⑤顾:反。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除夕守岁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人生道路的感慨。全诗通过写与韩孟郁甘存之等人的交往
【注释】 ①霭:覆盖。芳辰:美好的时光,指立春时节。 ②轻烟袅袅新:形容细雾缭绕的景象。 ③青阳:指春天的阳光。应律:与四时节气相应。 ④朱邸:红色的宅第。迥临春:高耸入云。 ⑤就日披荣早:在太阳出来的时候披上华丽的衣服。披,穿着。 ⑥迎风解冻匀:迎着和煦的春风使冰雪融化。 ⑦自怜衰朽质:可怜我年老体衰。嘘咈:叹息的声音。藉,凭借。洪钧:大的力量或势力。 ⑧“青阳”二句:《周易》中说:“天行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