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惟讷
秋日寄怀家兄 燕山落木雁来迟,远客南归未有期。 明月双悬江海泪,秋风一寄鹡鸰诗。 淹留贾谊才无敌,漂泊冯唐鬓欲丝。 最是昭王遗恨处,黄金台上草离离。 注释: 1. 燕山:指中国北方的燕山山脉。 2. 落木雁来迟:形容秋天的景象,树叶凋落,大雁南飞。 3. 远客南归未有期:描述自己作为远方的客人,不知何时才能回到家乡。 4. 明月双悬江海泪:用“江海泪”来形容月亮的美丽和自己的思乡之情。 5.
注释: 吴郎:指诗人的情人。饷:赠送。衣香:指衣服上散发的香气,比喻美好的品质或风度。戏赠:开玩笑地赠送。 湘君:指湘水的神女,这里用来比喻情人。搴(qian):拔取。薜荔(bi yi):一种草本植物,叶子有齿状,可作药用。蘼芜(mi wu):一种草本植物,叶似菊而小,可食,亦可入药。 盘龙:用来形容裙子上的花纹精美复杂。连理带:即“合欢带”,古代妇女常在腰间系着一条象征夫妻恩爱的带子。翠凤
【注释】 又寄河东清溪诸殿下二首:指作者寄给同在河东的友人的两首诗。清溪,地名,今陕西大荔县东。 岁晏:一年将尽。晏,晚。岁晏雪霜繁:即岁晏风高。岁末天寒地冻,雪花纷飞,风力强劲。 春风落塞门:塞门,边塞城门。春天来了,但边关仍未解除兵戎之备,春风吹进塞门,也吹不开门。 一望秦川肠一断:意思是一看到秦川(今陕西一带),心肠就象断了一样。肠一断,形容思念之情极深极切。 欲持芳草问王孙:芳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所作,描述了杜明府谢政还辽的情景。 仙郎逸气横朝野,傲岸不落风尘下。 【注释】仙郎:指杜明府,他的气质非凡。逸气:超凡脱俗的气质。横:遍布。朝野:朝廷和民间。傲岸:傲慢而高傲。不落风尘:不被世俗污染。 【赏析】这首诗的首句“仙郎逸气横朝野”直接点出杜明府的身份,他是位气质非凡、才华横溢的士人。接下来的诗句“傲岸不落风尘下”则进一步描绘了他的人格魅力
【注释】 千里江程:指长途旅行。毗陵:今江苏常州。烟波:迷蒙的烟雾。莫嗟:不要叹息。恨:遗憾。 【赏析】 此为作者在任常州通判期间,与友人徐少初别后的两首诗。前一首写离别时的情景,后一首写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第一首“万里江南行役远,一宵过使隔烟波”。首句写旅途之长,次句写夜渡长江,第三句写回望毗陵。这三句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况。“万里”是说路途遥远。“一宵”是说夜渡长江的时间很短
【注释】 又寄河东清溪诸殿下二首:诗题一作《寄李侍御》。河东,指河东节度使。李侍御即诗人的好友李益,此时任河东节度使。陇山,在今甘肃东南部。 寒城雪尽晓氛氲(fēn yún),万树猿声不可闻:天还没有亮,城门已经积雪融化,雾气蒸腾弥漫。万木凋零的山岗上,猿猴的啼叫此起彼伏,却无法听见。 断,绝。 思君一寄陇山云:思念朋友,只有寄望于飘浮在陇山上空的白云。这里以云为友,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注释】 再别徐少初明府二首:指作者与友人在告别之际,分别写下两首诗。 悲歌:悲壮的歌声。这里指送别的歌声。 昨夜:昨夜刚刚。 惜离群:惜别同伴。惜,珍惜。 九曲肠随别路分:形容离别之痛。九曲肠,即人的肠子弯曲如蛇,比喻内心痛苦。 江雨未休春寂寂,那堪今日又逢君:江上春雨还未停歇,春天依然寂寞无声,哪忍心今日又与你分别?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悲歌”起兴
【注释】 昔:过去。桂山:指桂林的山。调:曲调,此处指《阳春白雪》。兰坂花:形容花开得非常茂盛。珠圃: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仙山。彤霞:红霞。改服:换衣服。游:游玩。新苑:即“玉苑”,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住地。应刘:指汉末三国时期著名诗人王粲,字子建,曾与刘桢、应玚等同游于邺下。今日赏,指王粲在邺下的赏游。不是魏王家:意思是今天不是魏王家的客人。 【赏析】 这是一首和诗,作诗者是王粲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的名篇阅读能力。名篇阅读是高考语文常考题型,要求考生不仅要对名篇有深入理解,还要求能够分析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等。答题时,要明确答题方向和答题要点,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此题考查的是《陪侍东园春日作应孟尚书教》的赏析。 第一联“竹色青于染,春生宋玉家。”:竹色青于染,春生宋玉家。这两句诗写景如画,色彩鲜明,生动形象。竹色青于染,以“青”为词
闻警二首 第一首 平生投笔吏,慷慨学孙吴。 不分龙庭骑,年年入武都。 轻兵下陇坂,间道袭休屠。 谈笑看雄剑,烟尘更有无。 译文: 我一生都是一名文官,但如今却要像古代的名将那样去学习军事。我不会分心于皇帝身边的侍从骑兵,而是每年都会进入武都郡。我率领轻骑兵翻越陇山,通过小路袭击了休屠人。在谈笑之间,我用雄壮的宝剑指挥着战斗,而敌人依然无法攻破我的防线。 注释: 1. 闻警(yùn)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