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锦
【赏析】 林季冲先生《钦视祖陵颂》,是一首咏钟山祖陵的颂文。作者通过描写钟山祖陵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变迁,表达了对祖陵的敬仰之情。全诗以时间为线索,从过去到现在,展现了钟山祖陵的历史变迁和自然美景。 诗人描绘了钟山祖陵的自然景色。“南都钟阜称丰芭,虎踞龙蟠瞰江水。”这里,诗人用“虎踞龙蟠”来描述钟山的地形特点,形象地描绘了钟山的雄伟壮观。接着,诗人又描述了钟山周围的江水,“脉浚茅山百二峰
【注释】 辛巳:唐肃宗至德三年(758)秋,李白被召还朝。成国新乐及礼臣同相孝陵:李白与成国公的侄子、新乐县县令成国新乐以及礼官一起陪同玄宗到孝陵祭拜。值成国寿日:恰逢成国公的生日。中元:指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岳降初:山神刚降临。月轮谦有受:月亮谦虚地接受了大地的恩赐。川德盛方潴:河川的水势盛大,正汇聚成池。爽气翔高宇:爽朗的风从高空吹来。凉飙动六虚:清凉的旋风使六空都感到凉爽。槎浮凌蜃泛
诗句: 1. 中天逢令节,圣主正当阳。 译文:天空中的太阳正好迎来了端午节的节令,圣明的君主正当盛年。 2. 洁体兰汤蚤,垂衣彩缕长。 译文:早早地沐浴在清香的兰汤之中,穿着华丽的衣服显得格外长。 3. 内臣传警跸,午宴集衿裳。 译文:宫廷内侍传达着皇帝的禁令,中午宴会聚集了文武百官。 4. 云自丹霄紫,风来金殿香。 译文:云彩仿佛来自天宫,风带来了皇宫里的香气。 5. 龙飞方利见,雀跃喜相将。
在明末清初时期,黄锦以其精湛的诗词创作而闻名。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学价值,还深刻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下面将以这首诗为例,逐一解读其意义: 1. 第一句:"尽日望花开"。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尽期盼和追求。花朵象征着希望与美好,诗人整日在期盼中度过,这种情感既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也反映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第二句:"未开花蕾谢"
【注释】 霏:细雨纷纷落下的样子。滟:水波荡漾的样子。洪涛:指江中巨浪,也比喻汹涌澎湃的群众场面。竞渡:赛龙舟,一种水上竞赛活动。标:船头上插有彩旗或旗帜作为比赛标志的地方。夺标:在比赛中获胜。眼中为谁雄:意思是说胜利的荣誉应该属于谁,是谁给与的。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端午节赛龙舟的情景。 首联“雰霏滟雨落晴空”写雨过天晴后的景象,“雰霏”,形容细雨纷飞;“滟”,形容雨后水色泛光;“落晴空”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然后浏览全诗,把握诗意,体会诗歌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从内容上看,诗人在描绘景物的同时表达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趣;从形式上来看,这是一首律诗,其结构为五言或七言,平仄有定。律诗的格律十分讲究
【注释】 一胞同四孤:兄弟四人都是孤儿。尔为诸孤长:你是这四个孤儿中的长子。母霜父未葬:你的母亲去世了,父亲还没有安葬。尔独能无怏:只有你能不感到忧伤。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悼念亡弟桂孙之作,表现了诗人对桂孙的深情厚谊。 开头两句“一胞同四孤,尔为诸孤长”,写诗人有四弟而都夭殇于幼年,唯有桂孙幸存,故称“诸孤长”。这是全诗的主旨句,也是全篇的中心思想所在。 中间三句“母霜父未葬,尔独能无怏”
【注释】: □:指代桂孙,即李白。 □□前解愁:在李白生前,有人曾为他解愁。 提起愁益甚:一提起来,我的忧愁就更深了。 吾其奈我何:“我”是李白自称,意谓“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自思还自谶:我想,还是自己先给自己定下谶语吧。 【赏析】: 李白《哀江头》诗的开头两句说:“忆君清泪如铅水,比梦犹稀又觉非。”意思是:想起你时,我流下的眼泪就像铅一样沉重,比梦境还要稀少。而梦中见到你的面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名诗的掌握。解答此题,考生首先要熟悉全诗大意,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逐句分析。第一句,午日观竞渡,是说诗人在午日观赏龙舟比赛。第二句“回湾曲峡引龙宫”,意思是说江流曲折,回环如龙宫。第三句是说曾为行云化雨之功德,意谓曾为国家造福。末两句,老大于今心不竞,但言忧国愿年丰,是说如今已老,不再与年轻人竞争了,只愿意国家富强、人民安康。 【答案】 (1)午日观竞渡:午日即端午节
【注释】: 班门弄斧(bān mén nòng fǔ)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斫(zhuó)指砍削。凌烟阁(líng yīn gé)是唐太宗用以表彰功臣的一座楼阁,因阁上绘有唐十八学士画像而得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人之作,诗人张师益轩是一位擅长木工的工匠,他曾经在师傅面前挥斧,技艺高超,所以得到了“少小班门学斫时,挥斤一解便称奇”的评价。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的技艺已经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