毿毿垂柳夕阳斜,庭院春深鸟雀哗。
客到隔墙呼竹马,兴酣两颊上桃花。
循崖拾木供晨爨,扪径穿云剪蕨芽。
抛醉轩前无个事,安知朝贡斗豪奢。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然后浏览全诗,把握诗意,体会诗歌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从内容上看,诗人在描绘景物的同时表达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趣;从形式上来看,这是一首律诗,其结构为五言或七言,平仄有定。律诗的格律十分讲究:每首八句,共四联;中间两联,一联两句,对仗工稳;尾联多以实字收结。

第一句写柳树垂杨,傍晚斜晖中显得生机盎然,第二句描写庭院春景,鸟雀喧闹。第三句写客到,隔墙呼竹马,第四句写酒兴酣畅,脸颊生红。第五句写晨炊时拾木柴,攀岩采摘蕨菜芽。第六句写抛醉于轩前,无一事可做。最后一句写朝贡时豪奢浪费。

【答案】

①毿毿:形容柳枝下垂的样子。②庭:院子。③客:指客人。④隔墙:隔着院墙。⑤竹马:儿童骑的一种玩具。⑥樵(qiáo):打柴。⑦爨(cuàn):烧火。⑧扪(mén)径:手攀着小径。⑨剪:摘取。⑩豪奢:奢侈浪费。

译文:

庭院深深柳色青青,夕阳西下照得杨柳更娇媚。鸟儿欢叫春深庭院里,我正饮酒作乐不觉老。早晨出门拾些枯柴来煮饭,攀着小径摘取蕨菜当野餐。酒醉后坐在轩窗前无事可做,怎知道朝廷的贡品多么奢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乡村景色,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写庭院春景,“庭院深深柳色青”,点明时节为春天。“夕阳西下照得杨柳更娇媚”则进一步突出了暮春的特点。“夕阳”二字不仅写出了时间,而且写出了一种气氛,使读者仿佛看到了夕阳余晖中的杨柳,感受到了它的妩媚可爱。“鸟雀喧哗”则是庭院中的另一番景象,它既与前面的“柳色青青”相衬托,又与后面的“庭前芳草绿茵茵”相照应,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

颔联“客到隔墙呼竹马”写客至。“竹马”即骑竹马。这里写的是主人热情好客,不拘形迹地接待客人,而客人也毫不拘束。“隔墙唤竹马”说明主人与客人之间关系亲密无间。这两句诗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意味深长。它不仅写出了主人待客之宽厚,而且也表现了客人的天真烂漫。

颈联“兴酣两颊上桃花”是写自己。“兴酣”表明自己心情舒畅,“两颊上桃花”则暗示了自己容光焕发,神采奕奕。“桃花”在这里是比喻的意思,用来形容人的面颊像桃花一样红润可爱。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也写出了人物的形象。

尾联“循崖拾木供晨爨”写诗人晨炊。“循崖拾木”则表现了诗人的勤快。“供晨爨”则说明诗人早起做饭。这两句诗把诗人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不但勤劳,而且善于利用自己的特长,将大自然的美作为生活用品,从而丰富了自己的生活。

末联“扪径穿云剪蕨芽”是写自己采摘蕨菜。“扪径”表明动作艰难,“穿云”则表明动作高妙,表现出人的技巧娴熟,技艺高超。“剪蕨芽”既表现了诗人的勤劳能干,又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爱恋。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却写得意蕴深远,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