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柳永的《谒金门·其一 枕上闻鹃赋》,是一首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词作。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诗句释义及关键词注释 1. 纱窗晓:纱窗在清晨时分被打开,迎接第一缕阳光。 2. 杜宇数声声悄:杜宇鸟在窗外反复啼叫,声音细微而悠长。 3. 真个不如归去好:真正地觉得不如回归家乡更好。这里的“真个”强调了作者的真实感受,“不如归去”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家的愿望。 4. 天涯人已老
诗句释义与赏析: - “停画鹢”:指停下即将离开的船只。 - “天外水澄烟碧”:天空之外的水面清澈如镜,烟雾弥漫如翠绿之布。 - “莫看遨头人似织”:不要像织布机一样,将人们的脸庞一一梳理得井然有序。 - “今年都老色”:今年的容颜都显得老去。 - “最苦今朝离夕”:最令人痛苦的事情,是离别时的傍晚。 - “未卜今年归日”:无法预测今年是否能再回到这里。 - “生怕晚风消酒力”
【注释】 金门:宫名,在今陕西咸阳。 庭垂箔(bò):庭院中挂着帘子。 杨花:柳絮,一种春日的飞花。 倚遍阑干人寂寞:倚遍栏杆,感到孤独、寂寞。 客里:作客他乡。 春寒偏觉:春天的气候使人更觉得寒冷。 想得故山猿共鹤:想到家乡有猿猴和白鹤陪伴。故山,故乡。猿,猕猴的一种。鹤,一种禽类。 【赏析】 《谒金门·春暮》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作品。这首词写一位羁旅他乡的人,在春末夏初时节的感怀。
【注释】: 谒金门: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此调又名“忆金莲”、“金莲绕”等。双调,六十二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一叠韵,下片五句四仄韵两叠韵。 休怨老:不要埋怨年老。 更替:交替。 北邙:山名,在今河南洛阳附近。 勘破:看破,领悟。 都已了:指人世间的一切皆已完结。 江湖:指江湖行踪,泛指四处飘泊、流浪。 盘谷:地名,即盘谷寺。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约四十华里处。 杳杳:深远的样子。 啼鸟空山
诗句释义及译文如下:谒金门其一 霅上秀邸溪亭 溪边的屋子,不深也不浅,簇拥在一起。 野树长满了杂草,秋天望去满眼萧条。 有人闲散自适,足够满足。 随即端起一杯美酒,菱芡煮得恰到好处,新鲜可口。 回去后唱了几支归去来辞的歌谣,沉醉在酒色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秋日景色,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首句“溪边屋。不浅不深团簇
【注释】 谒金门: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名。又名“定西军”、“金甲观”。双调,五十四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仄韵、一平韵。 伤离索:伤离别之愁绪。 池阁:指池边亭台楼阁。 病起绿窗闲倚薄:指病中闲坐倚窗而望。 玉臂:指美人的手臂。 金约:指男女相约。 回首故人天一角:意指远在天边的故人。 【赏析】 《谒金门·其二》是李清照的词作。这首词是作者对一位女子的怀念之情。上片写女子的体貌和处境
谒金门 杨花落,燕子横穿朱阁。苦恨春醪如水薄,闭愁无处着。绿野带红山落角,桃杏参差残萼。历历危樯沙外泊,东风晚来恶。 注释: 1. 杨花落:指杨树的花瓣落下。 2. 燕子横穿朱阁:形容燕子在红色的楼阁间飞翔。 3. 苦恨春醪如水薄:形容春天的美酒像水一样清淡,让人感到遗憾。 4. 闭愁无处着:形容心中的悲伤和忧愁无处安放。 5. 绿野带红山落角:形容绿色的田野上点缀着红色的山峰,夕阳西下。 6
谒金门·赏梅即席和洪内翰韵 何许住,不属西湖烟雨。雪后偏怜香猛处,全胜开半树。试倩暖云收贮,桃杏尽教羞妒。只把新词林下去,一春休著语。 注释: 何许住,不属西湖烟雨。雪后偏怜香猛处,全胜开半树。 试倩暖云收贮,桃杏尽教羞妒。只把新词林下去,一春休著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梅词,通过描绘梅花在雪后盛开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春天到来的期待。词中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描写
今夜雨,断送一年残暑。坐听潮声来别浦,月明何处去。孤负金尊绿醑,来岁今宵圆否? 译文: 今夜一场秋雨,结束了一年的秋老虎。因为爱听那钱塘江的潮声,就来到了送友话别的江边。明天将奔向什么地方? 赏析: 本词是作者借秋雨之景抒发内心愁绪之作。首句“今夜雨”直接点题,以秋雨起兴,引出了全篇的中心意象——秋雨。紧接着的两句,“断送一年残暑”与“坐听潮声来别浦,月明何处去
谒金门·秋帷里 秋帷里,长漏伴人无寐。低玉枕凉轻绣被,一番秋气味。晓色又侵窗纸,窗外鸡声初起。声断几声还到耳,已明声未已。 注释: - “谒金门”:词牌名,这里指词的体裁。 - “秋帷里”:秋天的帐子里,形容深秋季节。 - “长漏”:古代计时用的一种漏水壶,这里指深夜。 - “无寐”:没有睡好。 - “低玉枕凉轻绣被”:枕头是玉石做的,被子是用细丝织成的。这里形容秋天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