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双调。上下片各四句,平韵。上阕第一、二、三句为三叠,下阕第一、二、三句亦然。 伤漂泊。负了花前期约。(“漂泊”指在外游荡) 寒食清明都过却。(“过却”是过去的意思) 愁怀无处著。(“着”在这里是附着的意思) 晴日柳阴池阁。风絮斜穿帘幕。(“斜穿”是形容风从帘子外吹进来) 帘外秋千闲彩索。(“闲彩索”是说秋千上的彩带没有系好,随风飘荡) 断肠人寂寞
【注释】: 谒金门·其四病起 花半湿。一霎晚云笼密。天气未佳风又急。小庭愁独立。 酒病起来无力。懊恼篆烟锁碧。一饷春情无处觅。小屏山数尺。 译文: 花半湿,一霎晚云笼罩着庭院,天气不佳,风很猛。我在庭院里独自站立。 喝酒后身体感到不适,无力再喝,懊恼的是篆烟把绿色的屏风遮挡住了。 一时找不到春天的感觉,只能看看那几尺高的屏山。 赏析: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全词语言清新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注意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赏析”等,然后根据注释理解诗句的内容,并结合全诗分析其作用和意义,最后表达自己的情感。 此词上片写秋晨醒来惊见窗外落叶飘零的秋景,下片抒愁情老态。首句“浓睡醒”,点明时间与人物心情,为下句写景张目。“秋影”指帘外之秋景,以帘外景物反衬室内的寂静,烘托出人的内心世界:惊觉后,又陷入一片沉寂之中
谒金门·其五 风吹不断,杨花落尽无定处。三月酒病厌厌尽。花檀红隐映。新绿窗中清润影,月移墙影又移影。手捻青梅无处问,一春长闷损。 注释:风不停地吹,使杨花落下也找不到固定的地方。我三月饮酒过量,身体感到不适,已经病得不想见人了。花檀木的窗户显得特别清新润泽,月亮的影子又移到了墙上。我在室内捻着青梅,却不知道这青青的梅子哪里去了,一整个春天都因为郁闷而感到烦恼。 赏析:
【注释】 1.谒金门:词牌名,又名“金缕曲”。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韵。此为小令。其五,即第五十,是组词中的第五首。 2.春夜雨:指春夜的细雨。 3.催润(zhùn):催促着、滋润着。 4.柳塘:池塘旁栽植柳树的地方。 5.花坞:花丛中空地。 6.画帘:精美的帘子。 7.独立晚庭凝伫(zhùn):站在庭中凝立不动。 8.细把花枝闲数(shǔ):细细地抚摸着花朵枝条,悠闲地数着。 9
谒金门·其二荼 荼:即荼蘼,花名。 簇簇:繁密的样子。 触眼:指眼前所见的景物。 万条垂玉:形容荼蘼花开时,花瓣下垂如玉。 水沉风断续:水沉香(一种香料)在风中断断续续地散发出香气。 明月又侵楼曲:月亮再次映照到楼阁上,形成了美丽的月影。 羞向枕囊拘束:害羞地向枕头和被褥靠拢,以免露在外面。 清影足:月光明亮,足以让人感到舒适。 醉来花底宿:喝醉后,就在花丛中安睡。 赏析:
注释: 乌帽子斜戴着,踏遍了杏花盛开的春天。田野上的青青麦苗分得清清楚楚。人家的炊烟与远处的水汽相隔遥远。 不要催促我匆匆赶路,让我像青梅那样慢慢摘取。醉意朦胧中倚在暮色中的江边拍打着船舷。雨后天晴时沙路变得洁白如洗。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景、抒发乡愁的词作。作者以“金门”作为题名,用典明志,表明自己对政治有所追求而不得实现的心情。上片写春游之乐。开头二句点出地点、时间,接着写春游的愉快心情
【解析】 此词写春天杏花盛开时的景象。上片描写了杏花的艳丽,下片则以花喻人,抒发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和期待。全词意境婉约含蓄,清丽脱俗。 第一句“春悄悄。”,意思是说春天悄然无声地来了。第二句“红到一枝先巧。”,意思是说桃花开得最早最鲜艳。第三句“酒入半腮微带卯。”,意思是说酒喝进一半,腮帮微微鼓起。第四句“粉寒香未饱。”,意思是说粉白的脸颊还没有被花香充满。 第五、六两句“芳意枝头偏闹
【注释】 谒金门:双调,五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此词为作者在蜀地时所作。 春又去,愁杀一声杜宇。昨夜海棠无,晓来闻燕语。(“杜宇”即杜鹃鸟,又名子规,相传其声凄厉,古人有因之伤春的诗句,此亦借指春天) 缥缈佳人何处,镇日愁肠万缕。(“缥缈”形容隐约难测,“佳人”即美女,“镇日”即整日) 千里无家归未得,春风知我苦。(“春风”指春天,此处喻指故乡。“知我苦”指知道游子思乡之苦) 赏析:
谒金门 风淅沥。窗外雪花初积。梦破小窗人寂寂。寒威无处敌。 强起饮君涓滴。清泪醉来沾臆。歧路即今多拥隔。弟兄无信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兄弟离别之悲的词。开头两句,写窗外风雪交加,室内静悄悄的。“风淅沥”三字,渲染了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凄楚和孤独感;“窗外雪花初积”,则进一步烘染了一种寒冷的气氛,与下文的“寒威无处敌”相映衬,使人感到更加凄冷、孤寂。接着两句,写主人公在梦中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