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诗句原文 春似绣。不是别离时候。滴尽黄昏残刻漏。月高花影昼。 译文注释 春天的美丽就像一幅绣花画,并非离别的时刻。直到黄昏时分,时间仿佛被水滴尽了,只剩下月光和花朵的影子。在白天里,一切都显得如此平静。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春天景象。词中的“春似绣”不仅形容了春天的美丽,也象征着生活的多彩与丰富。词人通过“不是别离时候”表达了对当前美好时光的珍惜
【注释】: 谒金门 · 其二:春意密。不受人间风日。一曲清歌云暮碧。尊前今夜识。 醉客倦吟无力。滞梦停愁相织。只道桃源难再入。有人还问得。 译文: 春天的景色如此浓密,仿佛没有人间的风和日丽。听一曲清歌让人感到天边的云彩像碧玉一样。酒宴上今晚我认识了桃花源。 醉酒的人懒得吟诗,他的梦境被忧愁所纠缠,如同织布机一样不断交织。人们只是说桃花源很难再次进入
【注释】 谒金门·其二:词牌名,又名“忆秦娥”、“锦缠道”、“金缕衣”等。此为双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韵一叠韵。 休相忆。明夜远如今日。 楼外绿烟村幂幂:不要相互怀念了,因为明天夜晚的景色将和今天晚上一样美丽迷人。 花飞如许急:花儿在风中飘落得多么急促啊! 柳岸晚来船集:傍晚时分,柳树岸边来了一艘船,停泊在那儿。 波底斜阳红湿:夕阳照在波底,水变得通红,映着红色的晚霞。 送尽去云成独立
【解析】 此词是一首咏物抒怀的词,上片写燕国贡品,下片写自己对归家的渴望。“劳顾曲”三句,写燕国的贡品。燕地盛产一种绿色细纹的丝织品,人们称之为燕贡。这里以燕贡喻人。“鲁酒不能春味足”,写饮酒。春日宴饮,应以美酒相陪。但这里说鲁酒不能解春困,可见其不称职。“小杯空荐玉”,写自己的处境。“只愿此欢常续”二句,说自己希望这欢乐之情能够延续下去。“莫序水边丝竹”,“序”,排列;“丝竹”,指音乐
【解析】 此词以咏题扇为题,写一位女子凭栏思情,梦中寻梦,梦醒难续的凄楚之境。上片首句“朱槛曲”,点明题扇之所,次句写女子梳妆打扮时,鬓云被吹得如云似雾。三、四两句描写女子手持扇子,在半尺鹅溪边沐浴清凉,感受着凉爽的气息,手把扇柄沾满清香。下片开头两句写梦境中的女主人公与翠梧修竹对话,诉说自己的相思之苦,而梦中的她却无法与对方相会;结尾两句写女主人公醒来后,梦中的情景已难以续成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此调又名“忆秦娥”、“金缕衣”。双调,四十九韵。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一叠韵。 梅共雪:梅花和雪花。 著个玉人三绝:形容梅花像美人一样。 醉倒:醉了。 无宝屑:没有闪光。 照人些子月:月光照耀着梅花,就像照着人的面容一般。 催得花王先发:催促百花开放,好像在呼唤花王。 阳春圆滑:春天的阳光,柔和而圆润。 嵬坡留锦袜:嵬坡上留下了美丽的绣鞋。 至今香未歇:至今仍然香气浓郁
【注释】 谒金门 · 其二:词牌名,双调小令。此词写梅花在风雪中独自开放,暗含着美人的情思。“寒透玉壶冰暗结”中的“玉壶”,“寒透”形容梅花的傲骨和高洁。 梅雪:指梅花。 玉奴:即杨贵妃。《旧唐书》卷五十六《杨贵妃传》:“妃嗜酒善舞,又酷好琴棋之技。”白居易《长恨歌》:“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此处“玉奴”指杨贵妃。
注释: 晴意早。帘外数声啼鸟。有约不来春梦杳。琐窗微弄晓。 江上残梅未扫。叶底芳桃红小。天远断云尘不到。过春还草草。 译文: 清晨,我早早起床,推开窗户一看,外面有几只鸟儿在窗外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我本想去赴约,可约定的朋友却没有来,这春梦也变得渺无音讯了。那被锁起来的窗儿轻轻一挑,晨光透过纱窗洒在地板上。江边残落的梅花还未打扫干净,花下的小桃树已经长出了红色的花朵。天空遥远,断云飘渺,尘土飞扬
【诗词】 谒金门 · 其二 春意薄。江上晚来风恶。帘外海棠花半落。睡深浑未觉。 梦想当年行乐。新恨暗添金鹊。写就金笺无处托。去鸿天一角。 【翻译】 春天的景色已经变得很淡,江上的风也变得很冷。帘子外面,海棠花已经落下了一半,而我还睡得很深,没有感觉到。 我梦想着当年我们在一起快乐地玩耍,但是现在却有了新的痛苦和怨恨,就像那树上新添的鸟儿一样,让人烦恼。 我把写好的话写在了金笺上
谒金门 · 示知命弟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兄弟灯前家万里,相看如梦寐。 君似成蹊桃李,入我草堂松桂。莫厌岁寒无气味,馀生今已矣。 诗句解析: - "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描述的是山水连绵,行走在吴地的尽头到楚国的边际。 - "兄弟灯前家万里,相看如梦寐":表示兄弟虽远在千里之外,但通过灯火相会,感觉像是在梦中一样亲密。 - "君似成蹊桃李,入我草堂松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