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谒金门·朝帝美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尊前集》卷一载为“叶梦锡词”,又名“玉京秋”“锦江秋”。双调五十三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朝:指入朝拜见皇帝。 蓬莱山: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地。 碧溪水:指绿色的溪流。 洞中:指山洞里。 服:指穿上礼服。 琴书:指琴棋书画等。 谒金门:唐教坊曲有《谒金门》,后用为词牌名。 朝帝美:向帝王进献美好的礼物。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游仙的词
【诗句】 谒金门 开于阗 开于阗。绵绫家家总满。 奉戏生龙及玉碗。将来百姓看。 尚书座客□典。四塞休征罢战。 但□阿郎千秋岁。甘州他自离乱。 【译文】 于阗城开放,家家户户都有丝绸和棉布, 奉送戏子表演生龙活虎和珍贵的玉碗,供百姓观赏; 尚书府中的宾客们正欢聚一堂, 边塞已经休战,不再需要四处征讨; 只有阿郎在庆祝“千秋岁”,而甘州却仍在战乱之中。 【注释】 谒金门:原为唐教坊曲名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特征及表达的情感,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即可。注意要结合注释分析意象和意境。 “谒金门 上龙门”:这首词是词人自述十年磨剑、苦读苦学的辛苦经历,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感慨。上龙门,语出《汉书·董仲舒传》:“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问以政事;董仲舒对策,第一,迁为江都王太傅。”作者借用此典意在表明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
谒金门 · 春雨足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 楼外翠帘高轴,倚遍阑干几曲。云淡水平烟树簇,寸心千里目。 注释: - 春雨足:春天的雨水充足。 - 染就一溪新绿:春雨滋润,使小溪边的树木变得一片翠绿。 - 柳外飞来双羽玉:柳树之外,有两只鸟儿飞来,它们的羽毛像玉石一样洁白。 - 弄晴相对浴:在阳光下嬉戏,好像在水边洗过澡一样。 - 楼外翠帘高轴:楼上挂着翠绿色的窗帘
谒金门 春满院,叠损罗衣金线。睡觉水精帘未卷,帘前双语燕。斜掩金铺一扇,满地落花千片。早是相思肠欲断,忍教频梦见。 赏析: 这首《谒金门》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女子的心理活动和周围环境巧妙地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生动而富有情感的画面。 诗人开篇便以“春满院”为引子,描绘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这里的“罗衣金线”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其名为《谒金门·春恨》。 诗句释义: 1. 空相忆:徒然地回忆过去的事情。 2. 无计得传消息:没有办法传递消息。 3. 天上嫦娥人不识:天上的嫦娥(月宫仙子)人们都不知道。 4. 寄书何处觅:在哪里才能找到你的书信? 5. 新睡觉来无力:刚刚醒来时感觉无力。 6. 不忍把君书迹:不忍心看到你书写的内容。 7. 满院落花春寂寂:院子里到处都是落花,春天显得格外寂静
【诗句】 1. 春漏促,金烬暗挑残烛。一夜帘前风撼竹,梦魂相断续。 2. 有个娇饶如玉,夜夜绣屏孤宿。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 【译文】 春天的时钟在催促着流逝的时间,灯光暗淡地摇曳着,仿佛挑动着最后一缕残烛。一夜之间,窗帘前的竹叶被风吹得簌簌作响,我梦见了离人,梦魂之间似乎断断续续地相连。 有一位娇美的女子如同玉石一般温柔,她每晚孤独地在绣花屏风前度过。闲暇时,她抱着琵琶弹奏旧时的曲子
烟水外,染得一天螺黛。 欲雨山腰先作带。 瀑泉添几派。 春色氤氲长在。 一片霎成云海。 点点芙蓉看渐大。 欲从天际采
人新沐。波溅一枝寒玉。 半著轻罗香馥馥。妆残重结束。 桃簟凉生绣缛。小立漏声偏速。 换緉鞋儿刚一掬。奈何郎又促
春寂寂。鸿雁几行归北。 谁道家山浑咫尺。层层云树碧。 十载伤心泪滴。往事不堪重忆。 欲扫旧愁新又积。风柔难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