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注释】 ◇:同“恣”,“尽”。 【赏析】 《谒金门》是北宋词人张先的词作。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词,上片写自己虽年少却已老之将至,感叹时光如梭,光阴似箭;下片写自己虽有万古之愁而仍要劝酒,希望友人能长寿。全词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祝愿。 圣明世,独折一枝丹桂(在)圣明的世上,独自折取一枝丹桂花儿。 学著荷衣还可喜(可喜),春狂不啻(chì)◇(同“恣”)。
《谒金门·留不得》的诗句及其译文如下: 1. 诗句释义: - “留不得,留得也应无益” 这句话表达了词人对于离别的无奈和无谓的感叹。“留不得”直接表明无法挽留,而“留得也应无益”则说明即使留下来也没有任何好处,反映了一种无力回天的悲哀。 - “白苎春衫如雪色” 形容穿着白色苎麻制成的衣服如同雪一样纯洁。这里不仅描绘了服饰的美丽,也暗示了其主人的清高品格。 - “扬州初去日”
【注释】 烟水阔:指烟波浩渺,水天一色。 清明时节:即清明这个节日,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春三月。 雨细花零莺语切:指细雨绵绵,落花满地,黄莺啼声切切,令人愁思。 雁去音徽断绝:大雁南飞,声音消失。 有恨欲凭谁说:心中怨恨无处诉说。 无事伤心犹不彻:没有什么事情的时候,还是感到心伤难已。 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情的词作。上片描绘了一幅烟水迷蒙,细雨飘洒,百花凋谢、黄莺哀啼的暮春景象
春色正浓时,满院落花似雪。早春时节已过去,我独坐愁思绵绵。 空中飞絮飘扬远去,风中传来是谁家的弦管声声? 我独自倚画屏凝望,心事烦乱无心料理家事,泪水沾湿了金线绣的衣襟。 注释: - 谒金门:词牌名,此词为作者所作。 - 春欲半:春天将尽未尽之时。 - 堆砌落花千片:指满地落花堆积如山。 - 潘郎:此处暗用唐李益《少年行》诗“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句意,借指年华易逝、青春不再的人。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又名“金缕衣”。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上片四仄韵。下片五仄韵。 长思忆:长年累月的思念。 佳辰:美好时光。 轻掷:随意抛掷。 霜月:指初秋之月,即八月十五。 澄夜色:清澈如洗的夜景。 小屏山:形容小巧的屏风上的山水画。 凝碧:指山石的颜色像翡翠一样绿。 恨恨:怨恨之情。 太极:指中天正午,太阳当空。 娇娆:美好。 无力:娇弱。 独坐:独自坐着。 思量
谒金门·美人浴 美人沐浴,池塘莲开芬芳。双髻绾云颜似玉,素娥辉映淡绿光。雅态优雅芳姿闲淑,雪映钿装金斛。水溅青丝珠断续,酥融香透肉。 注释: 1. 美人沐浴:指美人洗浴后的样子。 2. 碧沼莲开芬馥:碧绿的池塘中,莲花开放散发出阵阵芳香。 3. 双髻绾云颜似玉:美女的双髻高挽,如云朵般柔美,容颜像玉石一样洁白无瑕。 4. 素娥辉淡绿:月亮女神的光芒映照下,水面呈现出淡淡的绿色。 5.
这首诗是作者在旅途中所作,描绘了一位骑马的游子在春天的江海之畔,看到美丽的春景,却因为年年都是过客,而无法欣赏,只能借酒消愁,希望主人能够吹奏玉笛。 全诗如下: 杨柳陌,宝马嘶空无迹。新著荷衣人未识,年年江海客。 梦觉巫山春色,醉眼飞花狼藉。起舞不辞无气力,爱君吹玉笛。 【注释】: 1. 杨柳陌:指杨柳覆盖的道路,形容景色优美。 2. 宝马:指马。 3. 嘶空无迹:指马蹄声在空中回荡
诗句释义: 秋已暮,重叠关山岐路。嘶马摇鞭何处去?晓禽霜满树。 - 秋已暮:表示季节已经转到了秋天的末尾。 - 重叠关山岐路:形容路途遥远且曲折复杂。 - 嘶马摇鞭何处去?:马在长鸣,人挥鞭,询问自己要去向何方。 - 晓禽霜满树:早晨的鸟儿被霜冻覆盖,栖息在树枝上。 译文: 秋风渐起,我站在这关山之间,道路崎岖蜿蜒,马儿嘶叫着,我摇着鞭子,不知何去何从。晨曦中,寒鸦啼叫,树上挂满了霜花
谒金门·风乍起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注释: 1. 谒金门:词牌名,又名“金明池”、“秋蕊香”等。 2. 风乍起:形容风突然刮起来,这里用来描写环境的安静和美好。 3. 吹皱一池春水:形容微风吹过水面,使得水面泛起层层波纹。 4. 闲引鸳鸯香径里:在花香弥漫的小路上悠闲地行走,吸引着鸳鸯来觅食。 5.
【赏析】 《谒金门·仙境美》是南宋词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洞天仙境的美景,下片抒写作者的情怀。全词以景衬情,借景抒怀,表达了自己对人间繁华富贵的淡薄之情。 【注释】 仙境美:美丽的仙界。 仙境美。满洞桃花绿水。 仙境美。满洞桃花绿水:洞中的桃花盛开,绿色的流水清澈见底。 宝殿琼楼霞阁翠:精美的宫殿、华丽的楼台、色彩斑斓的阁楼和翠色的山峦,都是仙境中的景象。 六铢常挂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