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关键词翻译和写作手法赏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审清题意,把握诗中主要内容,同时要注意结合诗中的重要词语和重点句子来理解诗歌的内容。 “波影直”是说江水波光直冲天际;“橹背画秋无力”是说船在摇荡时,船桨划过水面,仿佛画着一个秋天的轮廓;“惆怅素书成决绝”是说因为信笺上写着决绝的话,所以心里感到惆怅;“断鸿将梦觅”是指鸿雁已经把梦寻到,而自己却找不到了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屏山绕。湿镜一天清晓。 注释: - 屏山:屏风,象征隔断外界的静谧。 - 湿镜:早晨的露水使得镜子湿润。 - 一天清晓:清晨时分,天色渐明。 译文: 屏风环绕着,早晨的露水滴湿了明亮的镜子,映照着初升的太阳。 2. 愁似杨枝无力袅。病来春悄悄。 注释: - 杨枝:柳条,常用于形容柔弱或无力。 - 袅:轻柔地飘动。 - 病来:因病而感到悲伤。 译文:
以下是对《谒金门二首 其一》诗句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秋水漫 - 这句表达了秋天时水面宽广的景象,暗示了季节变换带来的广阔和空旷。 2. 鸭阵怯波分散 - 描述了鸭子在水面上形成的阵型因恐惧而变得松散,形象地描绘了秋天水域的变化。 3. 乌桕红飞霜叶乱 - 这里的“红飞”形容乌桕树的叶子在秋风中飘扬,颜色鲜艳如同火焰;“霜叶乱”则描绘了树叶在寒风中飘落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凄凉之美。 4
《谒金门·其二》是宋代诗人吕胜已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与赏析: - 第一句:“留不得!留也不过今日。”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感慨,认为无论多么留恋,时间总是在流转之中,无法挽留。这里的“今日”和“明日”形成了对比,突出了时间的紧迫和生活的无常。 - 第二句:“今日云帆天咫尺,明朝何处觅?”这一句描绘了诗人眼前的景色,云帆近在咫尺,而明日又将何去何从,充满了迷茫和不确定。 -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又名“秋蕊香”、“忆秦娥”。双调,六十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仄韵。 更漏转:夜深人静时,报时钟声一昼夜不断。 惆怅意中人不见:心中想念的人没有见到。 银河清且浅:银河清澈且浅近。 隐隐帘波斜卷:隐约的波浪轻轻垂落。 曲曲屏山不展:曲折的屏风里不展开。 露湿秋星三四点:星星点点的露水湿透了秋月的云霞。 荧荧如泪眼:星星闪烁,犹如眼泪般闪亮。 【赏析】
诗句释义 1 愁脉脉:形容内心充满了忧愁,如同脉搏般持续不断。 2. 抱影独眠荒驿:独自坐在空荡的驿站中,心中满是忧愁。这一句描绘了主人公孤独一人,面对荒凉环境的情感状态。 3. 阶下寒蛩啼不歇:在台阶下,寒秋的蟋蟀不停地鸣叫。这里的“寒蛩啼”和“啼不歇”共同表达了环境的孤寂与凄凉。 4. 秋声高一尺:秋天的声音似乎随着时间的增长而越来越高。这一句通过声音的变化,进一步加深了秋天凄凉的氛围。
【注释】 1. 谒金门:词牌名。 2. 休认错。蜃气空蒙楼阁。:不要认错,是虚无缥缈的景象,楼阁也是虚无缥缈的。 3. 十九耕耘无一穫。有情仍纸薄:十九年辛勤耕作,却一点收获也没有。即使有感情,也像纸一样薄弱。 4. 无力絮花漂泊。管甚坠茵黏幕:没有力量去飘散,就像被风吹落的花瓣一样四处漂泊。 5. 偶傍秋千红锦索。也须防燕觉:偶然靠近那秋千上的红色丝带,也要防止燕子发现我。 【赏析】
曾氏池夜起 香篝灭,睡起一天秋月。 荷气暗飘清梦彻,隔江人怨别。 独望长河愁绝,玉露金风吹骨。 欲采芙蓉烟水阔,相思相见说。 注释: - 香篝:点燃的香草制成的枕头。 - 睡起:醒来。 - 一天秋月:整个夜晚都在秋月下度过。 - 荷气:荷花的香气。 - 暗飘:轻轻飘散。 - 清梦:清晰的梦境。 - 隔江人怨别:隔着江水的人在离别时感到怨恨。 - 独望:一个人静静地看着。 - 长河:宽阔的河流。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又名“秋夜月、忆秦娥”。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韵。上片四仄韵,下片五平韵。 赠金仙:赠给金仙。 肠欲断:形容极度悲伤。 明月似知:好像明白(自己)的心意。 恋恋:依恋不舍。 高唐:地名,在今湖北省云梦县东。 行云:指天上的流云。 【赏析】 此词为伤离之词。全词以景起情结,通过明月来写离人相思之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婉约派佳作。
诗句: 帘不卷,天意阴晴难算。落尽红芳飞尽燕,愁痕深不见。 译文: 帘子没有卷起来,天意难以预料。花儿凋落,燕子飞去,愁容深深不见。 注释: ①“帘不卷”:指帘子没有被卷起,暗示着室内的安静和私密。 ②“天意阴晴难算”:无法预知天气是好是坏。 ③“落尽红芳”:花瓣凋零。 ④“飞尽燕”:燕子已经飞走。 ⑤“愁痕深”:深深地刻着忧愁的痕迹,形容内心的痛苦。 赏析: 这首《谒金门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