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羽
这首诗出自南宋末年诗人汪元量的《四明州》。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四方行 四方群盗苦未平,况闻中原多甲兵。 百年雠耻幸已雪,何意复失东西京。 呜呼机事难适至,成败君看岂天意。 战骨连营漫不归,空流烈士中宵泪。 注释: - 四方群盗:指四方各地的盗贼和叛乱者。 - 苦未平:表示长期以来的战乱还没有结束。 - 况闻中原多甲兵:更让人担忧的是,中原地区(即宋朝的故土)现在又增加了很多军队。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上留田》。下面我将逐句解读诗句的含义。 诗句释义 1. 天地一何长久:天地多么长久啊。 2. 人老一去无归:人一旦老了就再也没有归宿了。 3. 松柏一何累累:松树和柏树是多么郁郁葱葱啊。 4. 劝君酒樽金罍:请你端起那装满美酒的金杯吧。 5. 愿君大家蚕桑:愿你家中有养蚕织绸的事业。 6. 有丝织作衲裆:有的丝绸用来做僧衣。 7. 无为多忧烦伤
荆州人,来贩谷。下江易,上江难。 船头鼓,波漫漫,长帆挽上五两竿。 估客乐:一种古代曲调,多用于商贾之歌。 下江易,上江难:指水路运输,从长江下游到上游,因为逆流而上非常艰难,所以容易在下游完成。 船头鼓,波漫漫:船头有鼓,随着波浪的起伏,声音悠扬。 长帆挽上五两竿:用五两长的帆,以适应风力和水流的需要。 荆州:今湖北荆州。 下江易,上江难:指水路运输,从长江下游到上游,因为逆流而上非常艰难
诗句原文:朝亦出门啼,暮亦出门啼。蛛网挂风里,遥思无定时。 注释与译文 《古懊恼歌六首》是宋代诗人严羽创作的一组五言诗,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切思念和无尽哀愁。 - 朝亦出门啼,暮亦出门啼:每天早晨出门时,都会因为思念而哭泣;到了晚上回家时,又会因为同样的原因而流泪。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在为爱情而悲伤。 - 蛛网挂风里:蜘蛛网上结满了蛛丝,随风摇曳,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纷乱和无助
【赏析】 《赠卫八处士》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公元758年(唐玄宗天宝七年),当时安禄山、史思明叛乱,唐朝王朝面临内忧外患,杜甫困居夔州。公元759年春天,杜甫离开夔州,沿长江东流到江陵,又折而北行,经湖北襄阳、河南灵宝等地到了邓州。在邓州与友人卫八处士相会,并写了这首诗赠送给他。 “悠悠我行迈”,开首两句以平缓的语气写行程的遥远和时间的长久。开头一句“悠”字,点出了时间之长
``` 君子如白日,愿得垂末光。 妾身如萤火,安能久照郎。 译文: 就像白天的太阳一样明亮,希望它能发出最后的光芒。 我如同夜晚的萤火虫,怎能长久地照亮你? 注释: - 君子:这里指代的是对方男性的一方。 - 白日:比喻对方的男性一方如同明亮的太阳,充满光辉。 - 垂末光:指最后的一点光明,暗喻希望对方男性能够给予自己一些温暖和指引。 - 妾身:这里指代的是自己的女性一方。 - 萤火
诗句释义 1 "江南底好处,塞北今衰草。" - “江南”在古代中国指代长江以南的地区,这里用来象征宁静和美丽;“塞北”则特指长城以北的边远地区,常用来描述荒凉或艰苦的景象。 - “衰草”指的是枯萎的草地,象征着环境的荒芜和生命的凋敝。 - 整体上,这句诗描绘了江南与塞北的不同景象,表达了一种南北对比的情感,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心中的哀愁。 2. "何限旅情遥,月映芦花老。" - “何限”表示无限
【注释】: 古懊恼歌六首:即《懊恼歌》六首。唐崔液作,为怨妇诗之祖。此为第一首。 懊恼复懊恼:一再地感到懊恼。 无奈何:没有办法可想。 请郎且少住:请公子暂且留在这里。 听妾懊恼歌:听我唱这懊恼之歌。 译文: 反复的懊恼,又不知怎么办才好。 请公子暂且停留,听我唱起这懊恼的歌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闺怨诗,写的是一位女子因丈夫久不归家而感到的苦恼。诗中的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注释】 凄离:凄凉。咿嗈:象声词,形容雁叫声。断还续:断断续续。 江人:指沿江的行人。贾客:指商人或旅行的人。舟中宿:指在船上过夜。 沙碛:沙漠。月冷洞庭宽:月色冷清,水天一色。洞庭:即洞庭湖,位于今湖南、湖北两省交界处。 相依影:相互依傍的影子。毳翰:羽毛制成的衣服。 【赏析】 《闻雁二首》,这是一首描写候鸟迁徙的诗。诗人从听觉、视觉、触觉三方面写出了秋雁的悲凉情景和候鸟归巢时的情态
古懊恼歌六首 郎去无见期,妾死那瞑目。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女子对心上人的深切思念与无奈。她无法见到心爱的人,也无法在他离开后安息。当心上人归来时,她希望能在墓地找到他的踪影,并期盼那里生长着象征相思的相思木。此诗情感深沉且真挚,展现了古代诗歌中常见的爱情主题。 注释: -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严羽创作的一组五言诗。 - “郎去无见期”指的是男子离去没有预定的时间,无法相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