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群盗苦未平,况闻中原多甲兵。
百年雠耻幸已雪,何意复失东西京。
呜呼机事难适至,成败君看岂天意。
战骨连营漫不归,空流烈士中宵泪。
这首诗出自南宋末年诗人汪元量的《四明州》。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四方行
四方群盗苦未平,况闻中原多甲兵。
百年雠耻幸已雪,何意复失东西京。
呜呼机事难适至,成败君看岂天意。
战骨连营漫不归,空流烈士中宵泪。
注释:
四方群盗:指四方各地的盗贼和叛乱者。
苦未平:表示长期以来的战乱还没有结束。
况闻中原多甲兵:更让人担忧的是,中原地区(即宋朝的故土)现在又增加了很多军队。
百年雠耻:意味着这些战争仇恨延续了很长时间。
幸已雪:意思是经过多年的努力,这场仇恨终于得到了解决。
何意复失东西京:为什么现在又失去了东、西两京(指北宋的首都汴梁和南宋的首都临安)。
呜呼机事:感叹时局的变化莫测。
机事难适至:事情发展变化难以预料。
成败:这里用来形容战争的胜负。
君看:请你看(或“请考虑”。)。
岂天意:难道是上天的意思吗?
战骨连营:形容战争结束后,士兵的尸体遍布战场。
漫不归:没有地方可以返回。
烈士:指在战争中牺牲的士兵。
中宵泪:深夜里流下的眼泪。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南宋末年,外敌入侵和国内动乱交织的社会现实。诗中的“四方群盗苦未平”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分裂和人民生活困苦的忧虑;而当得知中原地区增加兵力的消息,则表达了一丝宽慰之情。然而,战争带来的创伤并未完全愈合,诗人深感悲痛,因为“百年雠耻幸已雪”,但“何意复失东西京”,这反映出当时的政治局势依然动荡不安。
诗的结尾部分,“呜呼机事难适至,成败君看岂天意”,表达了对世事变幻莫测的感慨。而“战骨连营漫不归,空流烈士中宵泪”,则是对战争残酷无情的揭示,士兵们英勇奋战却无家可归,只能带着泪水度过漫漫长夜。整首诗充满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关注,同时也流露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