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苍苍,河水黄。
河流决,大野茫。
伯鲧治水,九年无功。
四海赤子,化为鱼龙。
鲧殛死,尧震怒。
乃命禹,平水土。
水土平,禹功成,魑魅奔走人安宁。
平地栽桑麻,山头种荞麦。
赤骥腾枥,黄牛上轭,诸侯会同三千国。
嗟尔防风,后至奚为。
悠悠涂山,今昔所悲。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大意。然后逐句分析,注意诗句的意象、修辞手法以及表达的情感。最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赏析。

题干“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要求考生在翻译的时候要保留原词原意;在分析的时候要抓住关键词语,结合整首诗进行分析。

本诗前两句写河水黄浊,大野茫茫,水灾严重,人民痛苦不堪。这是对涂山地区灾情的描写。后两句写鲧治水无功,被尧帝杀死,四海赤子都变成了鱼龙。这是对鲧治水失败原因的分析。第三四句是说鲧被杀之后,舜继位,命禹治水。禹治水成功,百姓安居乐业,魑魅魍魉也无处藏身。这几句写禹治水成功的故事。第五六句是说禹平水土,百姓安居乐业,诸侯会盟三千国。这是对禹治水的功绩的描述。第七八句写防风氏后至,被责备奚为。第九十句是对涂山的今昔对比,感叹涂山之悲。

“天苍苍”是形容天空辽阔无际,颜色深蓝。“河水黄”是形容河水的颜色,黄色的河水流过大地,把泥土染成黄色。“河流决”是指河水溢出河道,泛滥成灾。“大野茫”是形容大地广阔无边。“伯鲧治水”,指鲧治理洪水的故事。“九年功”是说鲧治理洪水九年之久,却没有成效。“四海赤子,化为鱼龙”是说鲧治水失败,天下百姓遭受了灾难。“鲧殛死”是说鲧因为治水失败而被杀死。“尧震怒”是说鲧被杀死之后,尧帝震怒。“乃命禹”是说舜帝继位后,任命禹负责治理洪水的任务。“平水土”是说禹治理洪水,使洪水平息下来。“魑魅奔走人安宁”是说百姓安居乐业。“平地栽桑麻”“山头种荞麦”,是说禹治理洪水,使土地得到整治,人们开始从事农业生产。“赤骥腾枥,黄牛上轭”是说赤骏马驰骋于牧场,肥壮的黄牛套上了轭头。“诸侯会同三千国”,是说各地诸侯都来朝拜禹,共商治水之事。“嗟尔防风,后至奚为”是说防风氏后至,为何不来?“悠悠涂山,今昔所悲”是说涂山这个地方,今天和昨天都令人感到悲伤。

此诗运用赋体叙事,叙述了舜帝继位后,任命大禹治水的全过程。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简练,感情真挚,富有哲理,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答案】

《涂山操》

(一)

天苍苍,河水黄,河水黄流决大野。

伯鲧治水九年功,四海赤子化为鱼龙。

(二)

鲧殛死,尧震怒,乃令禹平水土。

水土平,禹功成,魑魅奔走人安宁。

(三)

平地栽桑麻,山头种荞麦。

赤骥腾枥,黄牛上轭,诸侯会同三千国。

(四)

后至奚为?悠悠涂山,今昔所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