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可贤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 玉泉寺亭 - “玉泉寺”指的是位于北京西郊的一座古老寺庙,以泉水清澈著称。“亭”通常是指古代建筑中的一种小型凉亭或观赏用的建筑物。 第二句: 赤日黄云惨不开 - “赤日”指太阳非常明亮,“黄云”则形容天空阴沉,可能是由于暴风雨即将来临的迹象。这里的“惨不开”描绘了一种压抑的氛围,暗示天气的恶劣和人们的心情。 第三句: 玉泉龙刹此徘徊 -
闻洮河警 九塞清宁十二秋,忽传烽火过凉州。 寻盟故自非常策,薄伐今谁是壮猷。 陇上呜呜流水恨,云边惨惨夕阳愁。 沙虫夜语川猿泣,肠断西风独倚楼。 注释: 闻洮河警:听到洮河的警报。 九塞清宁十二年秋:指唐朝时期,唐王朝在边疆地区设置九个军事重镇(称为“九塞”),用以安定边疆,保持国家安宁;这九个要塞在安定、宁静了十二年之后,突然传来了战争的警报,即吐蕃军进攻凉州,这是吐蕃发动的对唐朝的军事行动。
平宁夏二首 诗句释义 1. 力尽谋穷内变生:形容在激烈的军事冲突中,内部发生了严重的政治变动或危机。 2. 无须血刃下坚城:比喻在和平谈判或外交解决中,无需武力也能达成目标。 3. 等闲一曲黄河水:用轻松的态度对待平凡的事物或情境。 4. 谁信强于十万兵:表示对某种力量或情况的惊讶和怀疑,认为其强大到足以匹敌十万大军。 译文注释 - 《平宁夏二首》(其二):五月王师大合围
诗句释义及赏析 楼颊 注释1:楼,指高楼,这里指代边关的戍楼。颊,指山崖的侧面。 译文1:高耸入云的楼台上俯瞰着山峦起伏的地形,仿佛看到了十六州的疆土。 山后山前十六州 注释2:十六州泛指中国北方边境一带地区,也暗指边疆的辽阔和复杂。 译文2:从山后到山前的十六州土地,都是我大汉帝国所管辖的疆域。 天涯尽处是偏头 注释3:天涯,形容边界或远方。偏头,地名
诗句释义与赏析 《平宁夏二首》其一 五月王师大合围,石如雨下矢如飞。 健儿不识书生面,夜半挑灯认绣衣。 译文注释: - 原文:《平宁夏二首》(其一) - 译文:五月里,大军集结,如同雨下石头般猛烈,箭矢飞射如流星。 赏析: 此诗描绘了战争场面的壮观景象,表达了将士们在激烈的战斗中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石如雨下"和"矢如飞"形象地展示了战斗的激烈程度和战士们的勇敢无畏
赤日黄云惨不开,玉泉龙刹此徘徊。 亭边望海乡书断,郭外看山秋色来。 天地苍茫何处尽,古今征戍几人回。 祇怜石上菩提水,风雨年年长绿苔
五月王师大合围,石如雨下矢如飞。 健儿不识书生面,夜半挑灯认绣衣。
九塞清宁十二秋,忽传烽火过凉州。 寻盟故自非常策,薄伐今谁是壮猷。 陇上呜呜流水恨,云边惨惨夕阳愁。 沙虫夜语川猿泣,肠断西风独倚楼
山后山前十六州,天涯尽处是偏头。 云开大漠风沙走,水折长河日夜流。 万户金绘愁见月,千群铁骑畏逢秋。 却思大汉无中策,一曲胡笳倚戍楼
蔡可贤是明朝时期的诗人,字仲闻,是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的进士,曾历任户部主事、太原知府等职。他的生平和作品都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明代诗人中,蔡可贤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学成就备受瞩目。他不仅参与了政治活动,还留下了丰富的诗歌创作。据现有资料,他的作品数量有限,但每一篇都是经典之作,如《平宁夏二首(其一)》中的诗句“五月王师大合围,石如雨下矢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