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亮吉
【注释】 冯户部:名敏昌,字户部。冯敏昌(765—830),字敏昌,唐郑州人。唐代文学家,官至尚书右丞、太子少保。 长安:今陕西西安。唐时为都城。 之秦之楚:指往来于京城长安和各地之间。秦地,泛指关中一带;楚地,泛指湖北、河南一带。 传经席:讲学的场所,也指科举考试。 五岳:指中国著名的五座山:东岳泰山,北岳恒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长句好:写诗写得非常好。 后尘来:跟随前人足迹而来
续怀人诗十二首 其十二 姜廉使开阳 忆自蛮乡入帝都,旧营池馆日荒芜。 三层阁上帘虚掩,万里桥边水亦枯。 搜箧雅知廉吏窘,持杯谁念酒人孤。 何戡早逐西飞雁,为问先生记得无。 注释译文: - 我自从在蛮荒之地进入帝都,旧时的池馆已经变得荒芜。 - 三层的阁楼上帘幕半掩,万里桥边的流水也变得干涸。 - 搜查我的箱子发现,清廉的官员处境窘迫,手持酒杯谁会想念我这个酒鬼? - 何戡早就跟随西去的大雁
【解析】 本诗是杜甫晚年的一首七言律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冬。诗题下自注云:“公相康安自全蜀移节滇黔近闻巳抵威宁寄呈四首其四”。此诗是诗人应诏入京后写给时任云南、贵州二地节度使的严武的一首诗。当时,杜甫已年届七十岁,在朝廷中已无官职可做,只得回成都草堂闲居。这首诗就是作者写于此时,向严武倾诉自己心中苦衷之作。 【译文】 外台是何等的荣幸能够接替班联,温语频频如同报笺一样。
【注释】 庄县丞:指唐代诗人贾岛,曾任庄县县丞。 五十:指四十岁。 三健守:指白居易、元稹、刘禹锡三人曾同为集贤校理。 两聋丞:指张籍和王建两人曾同为国子博士。 外家:指作者的远亲,即作者的舅父家。 竹梯:指作者的舅父家的台阶。 【赏析】 《续怀人诗》十二首是贾岛晚年的作品,其中第10首题为“庄县丞宝书”,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押韵,平仄相间。前两句写景叙事;后两句写情抒情
【注释】 1. 十九日:初九。 2. 芳杜洲:即芳杜洲,在今江西南昌市东。 3. 闲排僻径出层关:指从偏僻小路走出城关。 4. 淡红:形容杏花的颜色浅红。十里:形容路很长很长,也暗指路途遥远。 5. 杨柳山:柳树成荫,青山环抱的山峦。 6. 梦好:梦中的景色美好。 7. 怜:爱怜。 8. 捷书:《左传》中说:“楚王使唐狡如晋师请战,曰:‘敝邑之王,不德而民蒙尘服,君实有惠焉。’晋赵孟曰
荆州长官崔钺令弟伯坰及崔恭人作消寒七集即席有怀崔丈龙见 其一: 款待客人在荆州,心里苦思难以忘;旧游地重到,酒难辞。 犹怜马儿冲寒日,却值闲庭咏絮时。 久别未妨书信代脸,故交多已鬓添丝。 冰弦弹到伤心处,不管花窗夜漏迟。 注释: 荆州官:荆州长官,指荆州长官崔钺。崔钺是唐代的名臣,曾担任过许多重要官职。上舍:指崔钺的上舍,也就是他的官邸。钱上舍:崔钺的姓。钺令弟:崔钺的弟弟。伯坰
这首诗是杜甫的《福公相康安自全蜀移节滇黔近闻巳扺威宁寄呈四首·其二》,下面是诗句的翻译和注释: 束发争传命世才,相门出相着风裁。 何妨早日登三省,巳觉奇勋塞八垓。 两度广阳看饮至,频从绝域受降回。 朱轓玉节雍容甚,分野星明接上台。 注释: - 束发争传命世才:形容才华出众,人们争相传颂他的才能。 - 相门出相着风裁:出自相家的人通常会有好的家教和风范。 - 何妨早日登三省:表示不畏惧挑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它描述了作者对福相康安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首联「乌撒山川界蜀滇,远劳上相复行边」,描述的是乌撒的山川与蜀地接壤,福相康安再次前往边疆处理事务。 颔联「拜公邓禹年三八,凿空张骞路万千」,赞颂福相康安如同邓禹一样英勇,他的行动像开凿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一样,为国开疆拓土。 颈联「左道更须严折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思想情感及赏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危桥背郭几人家”一句,写自己站在桥上,远望村居,只见几户人家,炊烟袅袅上升。 “石径东西路转斜”一句,是描写诗人行走时所见的景象。诗人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行走,在这条山路上可以见到东边、西边的人家和楼阁。“石径”,小路;“路转斜”,指道路蜿蜒曲折。 “清浅溪山浮晓日”一句,写诗人在雪崖洞小憩时所见的景象。溪水清浅
解析与译文 注释 - 福公相康安自全蜀移节滇黔:福相康安,从四川迁移到云南和贵州。 - 闻巳扺威宁:听到威宁的消息。 - 寄呈四首:寄送的四首诗。 - 其三:第三首诗。 译文 福相康安已经从四川迁至云南和贵州。 昨天传来消息使者进入秦关,威严首先到达百蛮之地。 跨越了三万里越过星宿海,八千人登上贺兰山。 将领们都被注为通侯,掌书记仍分在侍从班中。 却嘲笑燕然未勒铭还,因为地近故容易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