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克文
《水龙吟·春恨》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写的一首词。这首词上阕描绘了作者在春天的傍晚时分,独自一人漫步在小楼的庭院中,感受着大自然的变化和季节的更迭。下阕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和忧虑。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词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译文: 清晨醒来,心中带着昨夜的忧郁,不知春去秋来,何时才能再见?面对微风,我不禁想起那些美好的往事
【解析】 1. 第一层:上片写室内景。“小语轻圆,微嫣娇腻”,以轻盈的语言、柔和的笑容,写出闺阁少女的天真烂漫,娇憨可爱。“珠帘玉烛深深”,描绘出室内华美的陈设和幽深的气氛。“嫩愁都趁柳丝飞”,借柳丝随风飘舞的景象,表现女子内心的愁苦。“柔欢任被炉烟系”,写出了少女的柔情蜜意、慵懒闲适,也暗示了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 2. 第二层:下片写室外景。“梦与云迟”,指少女入梦后,梦中云彩迟迟不肯归去
【注释】 百转:回旋。 玉釭(gāng):古代铜制的灯,圆口如盏,下有柄。 镂香:雕花的香气。 绮户:华丽的门户。 魂销处:魂灵消散的地方。 无赖:无奈、无法摆脱的样子。 黄昏:傍晚。 卷帘:拉开窗帘。 空:徒然。 倚门:靠着门站立。 【赏析】 《菩萨蛮》是唐教坊曲名,本为大曲每段的第一曲破,后用作词调名。词牌共有五十六个不同的体式,但就其声律而言,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以平韵为主,一类以仄(上
玉梅花令 香尘流落几人家。冷到梅花,艳到梅花,芳约隔轻纱。 春痕只在一些些。月也横斜,梦也横斜,帘外已天涯。 注释: - 香尘流落几人家:形容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仿佛是飘落在各家的尘埃。 - 冷到梅花,艳到梅花,芳约隔轻纱:形容梅花的美丽与寒冷并存,而这种美丽被轻纱所遮挡,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美感。 - 春痕只在一些些:春天的痕迹只留下了一点点,暗示春天已经悄然离去。 - 月也横斜
【注释】 有约不来过夜半:约定了却不到,过了一夜还不见。 拌倒金尊,幽恨谁能见:酒杯被碰倒了,幽深的怨恨谁能看见? 等到月明凝古岸:等到月亮明亮地照在旧时岸边。 轻舟已绕朱廊遍:轻快的小舟已经绕过朱红色的栏杆。 朵朵浮云随目旋:朵朵浮云随着眼睛转动。 天上人间,一例都无倦:天上人间都一样,没有倦怠。 树色山光看已惯:看着树木的色彩和山光已经习惯了。 此心何地消愁怨:这颗心到哪个地方去消解忧愁呢?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作品,描绘了一个宁静秋夜的景色。 唧唧寒蛩碧草昏,一湾流水月窥门。 “唧唧”形容蟋蟀的鸣叫声,声音细碎而悠长。这里的“寒蛩”指的是蟋蟀,在秋天寒冷的夜晚发出哀切的鸣声。而“碧草昏”则形容夜色中,草丛的颜色呈现出一种朦胧、暗淡的感觉。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秋夜的景象,蟋蟀在草丛中低声吟唱,月光透过树叶照进房间,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感觉。 正无人处淡秋痕。
诗名:浣溪沙·七夕 注释与赏析 《浣溪沙·七夕》是五代时期毛文锡的一首词,此词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为背景,描绘了七夕节的浪漫氛围。每对情侣都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象征着爱情的永恒与纯洁。词中的“乞寿”,表达了对长寿、健康和幸福的祝愿。而“谁裁天锦作征衣?”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译文 淡淡星河敛画帏,填桥乌鹊尽双飞,山头白鹤有人归。 乞寿何时逢降幄,垂槎无处问支机
江南好,平湖秋色明如画。 柳色藏花秋未老,塔光涵水月方初。 一笛野人庐。 译文: 江南的风景美丽如画,平湖的秋天景色明亮如画。柳树的颜色如同花朵一样娇嫩而美丽,秋天还未过去,但湖面的水波已经开始泛起微光。在湖边有一个名叫庐的野人住的地方,每当风吹过,他都会吹响笛子,那声音仿佛能穿透整个山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秋天的美丽景色。作者以平湖为背景,描绘出秋天的色彩和氛围
注释:放眼望去,天空似乎就要坠下。每寸山河,都充满了伤心之处。无尽的离人弹着琵琶,悲伤地流泪,黄昏时分到处都显得春意萧瑟。 梦中追逐着江潮,被惊起的箭矢如万般。剑在啸叫,鸡鸣声中,慷慨激昂地面对东风。几见长鲸吞食海水,更有谁可以叱咤风云?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首句“放眼寥天天欲坠”,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危亡的深切忧虑。第二句“一寸山河,一寸伤心地”
丁香结 霞鹜平帆,浪涛惊楫,朱幄暗摇香雾。尽舞凫歌纻。淡景色,彩翼轻娇飞露。绮琴微宕促,凌波逝、叠叠浅步。回裾翔佩,咫尺遥天,山云早布。 望处。是第一枝头,倦歇光随影驻。共献珍囊,银丝密织,皎颜同素。应记嘉会碧海,四极苍茫渡。闻长槎横遍,但说伊人袂举。 【注释】 ①丁香结:指丁香花的果实。 ②霞鹜平帆:形容船只像鸭子一样在水中游动,船上的帆也随着波浪上下起伏。 ③朱幄:红色的帐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