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约不来过夜半。拌倒金尊,幽恨谁能见?等到月明凝古岸,轻舟已绕朱廊遍。
朵朵浮云随目旋。天上人间,一例都无倦。树色山光看已惯,此心何地消愁怨。
【注释】
有约不来过夜半:约定了却不到,过了一夜还不见。 拌倒金尊,幽恨谁能见:酒杯被碰倒了,幽深的怨恨谁能看见? 等到月明凝古岸:等到月亮明亮地照在旧时岸边。 轻舟已绕朱廊遍:轻快的小舟已经绕过朱红色的栏杆。
朵朵浮云随目旋:朵朵浮云随着眼睛转动。 天上人间,一例都无倦:天上人间都一样,没有倦怠。 树色山光看已惯:看着树木的色彩和山光已经习惯了。 此心何地消愁怨:这颗心到哪个地方去消解忧愁呢?
【赏析】
这首词写春宵怀人,抒发离情别绪。上阕写对月怀远,下阕写因景生情,全词情景结合,虚实相间。
首句“有约不来过夜半”,表明对方未来,自己独守空室,时间已过深夜。次句“拌倒金尊”意谓把酒喝干,借酒浇愁。“幽恨谁能见”,以问句作答,既表现了内心的孤寂、惆怅,又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等到月明凝古岸,轻舟已绕朱廊遍。”两句写景。月光如洗,照得水面平静如镜;小舟轻快地绕着朱红的栏杆行驶,仿佛是诗人的心也随着这轻快的船儿荡起了一圈圈的涟漪。“等”、“绕”二字生动传神,写出了词人盼望情人早日到来的心情。第三句“朵朵浮云随目旋”,用浮云随风而动的形象比喻词人的思绪。“天上人间,一例都无倦”一句,由景入情。天上人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如此,没有什么可以使人厌倦。然而,美好的境界并不属于自己,只能徒增自己的烦恼而已,所以这一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是作者对前一句的补充和深化。
下阕“树色山光看已惯”,从眼前景物入手,写词人日久不遇故人,对周围景物早已习以为常,因而不觉其美。“此心何地消愁怨”,以疑问句结束全词,表达了词人心中无人诉说、无处倾诉的愁怨。
这首词语言明白如话,但感情真挚深沉,意境清幽淡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