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回只似风中絮,又被游丝萦住。
多少欢尘愁缕,不减销魂句。
莺声迤逦催归去,两地一般情绪。
试遣东君传语,待与迟更曙。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逐句分析诗歌的内容和写法,最后结合注解作简要的赏析即可。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首句写落花纷飞,随风飘荡,形象地勾勒了春光消逝之速;次句写柳絮因受风力而不断旋转,比喻人被游丝缠住,无法挣脱。三、四两句写柳絮因被游丝缠绕而不能自由飞翔,因而愁绪满怀。“莺声”“两地”是全篇感情的线索。五、六两句写春天即将过去,莺歌催人归去。结拍两句写词人希望东君(春风)能传情寄语,让柳树与自己同在天明前重逢。

【答案】

飞回只似风中絮,又被游丝萦住。

①“只似”:仿佛。②“萦”:缠绕。③“游丝”:指春蚕吐出的丝线。④“欢尘愁缕”:欢乐的尘土与忧愁的丝缕。⑤“销魂”:形容极度悲伤,神魂颠倒。⑥“迟更曙”:天将破晓。

莺声迤逦催归去,两地一般情绪。

①“迤逦”:曲折连绵的样子。②“两地”:指作者与所思之人分别两地。③“情绪”:心情或意绪。

试遣东君传语,待与迟更曙。

①“东君”:指春神,古人称春天为“东君”。②“迟更曙”:天将亮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