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
南来偿宿债,一笑悟前身。 南来的目的是为了偿还旧有的债务,这一句表达了诗人想要赎罪的心情。"一笑悟前身"则暗示了通过这一行为,诗人能够洗清过去的过错,重新获得心灵的自由。 白首痴顽老,清朝放逐臣。 到了晚年,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痴顽状态,而自己则被贬谪到边远之地,成为了一个被流放的官员。这里的"痴顽"和"放逐"都是用来形容诗人自身的境遇。 休传江左梦,愁见海南春。 不要再去追寻那些美好的梦境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语言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审清题干要求,如本诗的题干“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然后把握诗歌内容,最后结合注解进行赏析。注意要结合注释,逐句解释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概括出诗人的情感。本题中,第三句是关键,“不记”是说对往事已忘,“难忘”是说对国家有情义;第四句是关键,“任从”“莫问”是说对生死病痛都置之度外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艺术手法,解答此题时,要通读全诗,了解每联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然后结合注释进行赏析。 “钧枢归雅望,邪志寝奸雄。”意思是:皇帝的权柄归还了贤明的人的手里,那些邪恶的心思便收敛而不再作奸犯科。这里诗人以帝王的口吻来写自己对贤人回归朝廷的欣慰之情。“归”,指回归。“雅望”是正派、有德行的人。“邪志”是邪恶的心思,这里暗指当朝的奸佞。“寝”,收敛
【注释】 1. 城北江岸:城外的江岸边。独行成诗:独自行走写成了一首诗。 2. 居人:这里指诗人自己。竹篱茅屋:用竹编的篱笆,茅草做的房子。壁可题:墙壁上可以写字。 3. 归而书:回家后写了这首诗。 4. 散策:散步。柴门:简陋的门。欲访谁:想要拜访谁? 5. 榕根:榕树的根部。盘古岸:像盘古开天辟地一样的大岩石。 6. 藤菜:缠绕在树上的藤蔓。疏篱:稀稀疏疏的篱笆。 7. 未办游春屐
【赏析】 “人日”一诗是作者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所作。这首诗写诗人重游灵川县的所见所感。灵川县,今属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地处湘江上游,为唐代著名的山水旅游胜地之一。此诗首联“人日”,点明题旨,次联“雪未融”与“宛似浙江东”对仗工整,形象鲜明;三联“墟市人烟合”,“僧窗竹径通”写景生动,情景交融;末联“杖藜闲信步”写诗人在山间小路上悠然信步,以景结情,耐人寻味。 【注释】 人日
【注释】 1、有:句首发语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 2、堕(duó)容江侧:在容江边。堕,同“堕”,坠。 3、堕:同“跌”,这里指船翻落水。 4、蛮蜑(dàn):指西南少数民族。蜑,南方水上居民,以船为家。 5、怀兄频有梦:思念哥哥,常常做梦。 6、忧国心徒切:忧虑国家之心无限深切。 7、谋身计已疏:谋求个人生计的计划已经疏远。 8、归田傥有日:假若有一天能回家乡务农。 9、傥:同“倘”
丙寅年十月二十二日,孟坚整理旧物时看到纯老送我的行诗,有见到就回应他的诗,因此依次写下了这三首诗。 窜流今六载,无复望天朝。 象魏阙云远,宝陀山匪遥。 音书时有继,风义未全凋。 只有猕猴性,年来亦渐调。 这首诗的大意是:我已经在流放之地待了六年,已经没有再期望能回到朝廷的想法了。我虽然远离皇宫,但心系朝廷,希望能有一天能够再次为朝廷效力。虽然现在通讯不便,但是我仍然保持着对朝廷的忠诚和关心
【注释】: 天眷周王德,功归傅说霖:天意眷顾周王,功德归于傅说。 少宽边饷急,聊慰老农心:稍微缓解了边境的军粮之急,稍稍抚慰了老农之心。 雷隐沧江转,阶喧玉漏沈:闪电在沧江上消失,台阶上的玉漏声沉。 西山多爽气,拄笏助清吟:西山多清爽之气,拄着拐棍助于清雅之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友人贺子忱喜雨而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贺,也表现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 首联“天眷周王德,功归傅说霖”
诗句翻译: - 诗一开头“葱郁佳城秘,回环宅兆深”,描述了一座被葱郁草木环绕的神秘佳城,其宅基深邃而曲折。 - “悬崖森翠柏,踊地布黄金”,描绘了山崖之上生长着茂密的苍翠柏树,且这些树根如同黄金一般涌出地面。 - 接下来的两句“天下方云扰,斯人竟陆沈”表达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而诗人所怀念的人最终也失去了一切。 赏析: 李光的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哀愁的场景
【注释】 ①“识字嗟逢晚”,意谓自己识文断字很晚,所以有感而作此诗。 ②“安贫未易招”,意谓在贫贱时,人们往往不轻易来结交你。 ③“江浙”指江浙一带,为当时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衢饶”,指衢州(今浙江省一带),为当时较繁荣的城市。 ④“先觉”,指那些先知先觉的人。 ⑤《庄子·逍遥游》中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思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无尽的。 ⑥“洪乔”,指东汉时的祢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