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刚中
春昼 深村春昼永,事事不相关。 花少蜂蝶瘦,水清鸥鹭闲。 柏香熏纸帐,竹枕傍屏山。 付与翛然梦,乐哉天地间。 诗句释义: - 深村春昼永,事事不相关: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安静的乡村景象。在春天的午后,阳光明媚而长久,万物都显得格外宁静。这里的“春昼”指的是春季白天,“永”表示时间长久。“事事不相关”意味着所有的事情都没有关联,一切都沉浸在宁静中。 - 花少蜂蝶瘦,水清鸥鹭闲
【注释】 疏陋:简陋。焚香:点着香料烧香。斋(jie):书房。不甚觉:不觉得。风以流:风随着香气飘散。四十言:四句诗,共二十个字。 【赏析】 这是一首五律诗。全诗四句,内容十分简明。前二句写诗人在山房中点燃香料,听到隔壁人家的炉火声而感到心旷神怡;后二句写自己对此事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因为香味随风而逝了,而炉火却燃烧得很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胸襟和高远清逸的情怀。 “山斋疏陋每焚香”
【注解】 无寐 其一:不睡觉 瓦裂慨平生,无眠枕半横——屋瓦破碎,慨叹一生的不幸,无法入睡。 逐臣常内讼,谪梦自多惊——身为流放之人,常常在家中与人争论不休,被贬谪之梦不断惊醒。 投晓星河澹,近山钟鼓清——天刚亮时,银河已显得暗淡;临近的山上,寺庙中的钟鼓声清脆悠扬。 晨炊知米贱,犹恐费经营——早晨做饭,知道粮食便宜了,但还是担心经营生意需要花费很多精力。 【赏析】 此诗是杜甫的《无寐》之一
《幽趣十二首 其一》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诗以“幽趣”为中心,通过描写闲居生活的景物,表现出作者的闲适心情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流露出对世事的淡泊与超然。 注释: - 幽趣(yōu qù):幽静、恬淡的情趣。 - 无人会:没有人理解。 - 闲居:悠闲自在地生活。 - 我自知:我自己知道。 - 笋尖穿落叶:形容竹子生长得茂盛。 - 花蕊挂游丝
【注释】 ①邻翁:这里指的是作者的邻居。黄菊:一种菊花,黄色。一本:一束。 ②是岁:这年。冬暖:冬天温暖。梅已成蕾:梅花已经开花。 ③以四韵:用四句诗。戏菊:即咏菊之作,以菊花为题材。 ④锸:古代锄地用具。《后汉书·张堪传》:“堪到县,买田宅……躬耕力作,积数年,乃起庐舍。……时人称其长者。” ⑤苍藓:青苔。带:沾、覆盖。晓烟:早晨的雾气。 ⑥数花浮酒面:指菊花在酒面上漂浮着。三嗅:多次嗅闻
【注释】 闲居:安闲地居住。常自足:经常感到满足。谓:认为,以为。欠:不足之处。谁增:增加谁的。辟谷:不食五谷杂粮(指道家修炼者不吃食物)。知难学:知道学是困难的。餐霞:饮霞。岂易能:怎么容易能做到呢?饕地主:贪吃的地主。慁:使……害怕。邻僧:近邻和尚。白日:白天,太阳光照耀的时候。扃户:关上门。点灯:点上灯火。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隐居生活的诗。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句法整齐,节奏鲜明
夏夜用人韵 散员居事外,罪籍比刑馀。 敢叹山樊热,惟惊岁月除。 城楼传漏远,河汉晓星疏。 兀坐穷清景,明朝晓看书。 注释: 散员居事外 —— 我只是一个闲散的官员,没有实际的工作责任。 罪籍比刑馀 —— 我的罪名已经达到了可以减免刑罚的程度。 敢叹山樊热,惟惊岁月除 —— 我感叹自己如同山中的樊笼一样被束缚,只有惊恐地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 城楼传漏远,河汉晓星疏 —— 夜晚我独自坐在书房里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语言和表现手法,赏析诗句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读懂全诗的内容,然后从诗歌的风格、语言特点、思想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展开分析。 “信缘移老竹,触暑种瓜根”意思是:我信缘分已将老竹移植过来,夏日里又种上瓜根。诗人以移老竹、种瓜根为由,抒发了对故园的思念之情。“移老竹”是说旧居有老竹,“种瓜根”是指故乡有西瓜的藤蔓。诗人在异地生活久了,对家乡的景物特别敏感
夏夜小雨独坐 杜门惟一静,夏日不知长。 竹下小窗暗,灯前飞雨凉。 注释与赏析: 1. “杜门惟一静”: 独自关门,只有自己的安静,表现出诗人在夜晚的孤寂和宁静。 2. “夏日不知长”: 夏天似乎没有尽头,时间在这里变得模糊,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 3. “竹下小窗暗”: 在竹影摇曳的小窗下,外面的世界显得暗淡不明,强调了环境的幽静与昏暗。 4. “灯前飞雨凉”: 室内的灯光映照下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阑暑秋郊暮,前山瘴雾中。 猿猱都下饮,鸟雀未归丛。 弄影试新月,披襟招好风。 银潢向何夕,零露湿梧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夜晚的场景。首句“阑暑秋郊暮”,点明了时间是秋天,地点是郊外,气氛是傍晚。接着第二句“前山瘴雾中”,描述了前山被瘴气笼罩的景象。第三句“猿猱都下饮”,描绘了猴子在山间饮水的画面,展现了山林间的生机。第四句“鸟雀未归丛”,描绘了鸟儿还未归巢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