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刚中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感情的把握。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诗人的情感。“晚雨”意思是:傍晚时分下的雨,也就是夜深时分下的雨;“连日午后雨”,指连续下了几天,雨势很大;“势欲漂茅屋”,意思是:雨下得非常大,有将茅屋冲倒之势;“初不洗烦溽”意思是:雨刚开始时还没有将烦闷的暑气洗涤干净,这里的“烦溽”指烦热潮湿的暑天。“残虹挂云端”,是说残阳如血
辛未元夜,即农历除夕之夜,诗人以轻寒拥山城、远绿生春草起兴,点出节序。迎神乐元夜,即燃灯祭祀,欢歌笑语,热闹非凡。惟有团圆月,报我时节好,以明月为伴,感受节日的喜悦与温馨。寸灯岂为孤,瓮酒未为少,以寸灯和瓮酒自娱自乐,不以为孤寡,也不以为不足。微醺短檠旁,人静茅屋小,在昏黄的烛光下,享受片刻的宁静,与世隔绝,心境平和。 整首诗以除夕之夜的欢乐气氛为背景
即事 新凉到郊墟,秋水满陵泽。 主人坐轻舸,恰受二三客。 入网旋烹鲜,逢蔬方小摘。 甘同芡实肥,酸分石榴拆。 所欣情款亲,岂问坐席窄。 岸草度幽香,退后金三尺。 风摇水光绿,照作杯中色。 沃此慷慨肠,看朱渐成碧。 我今非次公,醉甚狂不得。 眩眼既生花,苍颠先堕帻。 假寐便寻梦,那知红袖拍。 残烛照归时,分破三月白。 注释: 1. 新凉到郊墟:新凉天气到了郊外的村落。 2. 秋水满陵泽
【注释】: 五月黄梅烂:五月,指五月的天气。黄梅雨,一种夏季特有的降雨。 书润幽斋湿:书,指书籍;润,滋润;幽斋,书房;湿,沾湿。 柏子探枯花,松脂得明粒:柏子,柏树籽。松脂,松树的树脂。 覆火纸灰深,古鼎孤烟立:覆着火的纸灰很深;古鼎,古代铜器,这里指的是香炉,孤烟指香烟缭绕。 翛然便假寐:翛然,形容人神态轻松自如;假寐,暂时睡觉。 万虑无相及:万虑,各种忧虑;相及,相互牵连。 不知此何参?
诗句释义: 有客渡西山,泉源出山足。 初勺爱其甘,既享不能独。 汲取得陶罂,置满彭亨腹。 携持若抱瓮,前致且勤祝。 是为清明渊,可用洗烦溽。 珍重客此言,其敢付僮仆。 新手注方壶,尚带蛾山绿。 我坐三生贫,大嚼非所欲。 半世蒿藜肠,两饭惟脱粟。 岂无牢醴膻,耻豢色身肉。 交淡况可新,味厚实为毒。 愿兹等甘露,荡涤糟与曲。 醺酣六经间,作我清净福。 旁有教者云,奢俭贵从俗。 下有龟蒙灶,上是卢仝屋
小饮木樨花下 东山有佳处,修竹临沧浪。 上下秀色中,木樨寄孤芳。 玉露后丛菊,先作万蕾黄。 置之婆娑杪,金钉澹荧煌。 或云仙人醉,披披绿罗裳。 随此小佩玦,散落天一方。 我来便酌酒,是否那能详。 但怪秋山老,犹有幽意长。 哦诗未得诗,已照明月光。 乐哉径酪酊,知在夫何乡。 岂非化蝴蝶,以梦栖其旁。 明朝整冠坐,开卷书亦香。 译文: 小酌于木樨花下 东山风景秀丽,修竹环绕着沧浪。 竹影摇曳
【译文】 山斋只容身,寒到不嫌窄。小窗压茅檐,虚静自生白。寂寥贤圣心,颠倒文书册。 限以一帘垂,中外尘事隔。时于高树杪,野鸟翻冻翮。南方得此冬,天用享孤客。 只恐明朝晴,复作三春色。长桥枫叶落,终有吴江忆。 【注释】 1. 山斋:指简陋的住所或书房。 2. 限:局限,约束。 3. 三春色:春天的景象。 4. 吴江:即吴地之水,泛指江南地区。 5. 长桥:指长江大桥。 6. 吴江忆
降真香清而烈有法用柚花建茶等蒸煮遂可柔和相识分惠热之果尔但至末爨则降真之性终在也 南海有枯木,木根名降真。 评品坐粗烈,不在沈水伦。 高人得仙方,蒸花助氤氲。 瓦甑铺柚蕊,沸鼎腾汤云。 熏透紫玉髓,换骨如有神。 矫揉迷自然,但怪汲黯醇。 铜炉既消歇,花气亦逡巡。 馀馨触鼻观,到底贞性存。 注释: - 降真香清而烈有法用:意思是说降真香香气清淡却有力量。 - 坐粗烈:指其香味浓烈。 - 不在沈水伦
注释: 1. 或问茉莉素馨孰优?予曰:素馨与茉莉香比肩。但素馨叶似蔷薇而碎枝似酴醾而短大率类草花比茉莉其体质闲雅不及也。茉莉的天姿犹如一个美丽的女子,肌理细腻,骨肉均匀。 2. 众叶薿薿开绿云,小蕊大花气氤氲。茉莉众多绿色的叶子,像绿云一样繁茂盛开,小蕊大花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3. 素馨于时亦呈新,蓄香便未甘后尘。茉莉在那个时候也展现出新的风貌,积蓄了香气却不愿意追随前人的脚步。 4.
闻杜鹃 少年闻杜鹃,不领杜鹃意。 朝将书卷开,暮对春风醉。 啼急落花飞,不废书生睡。 年来闻杜鹃,万感集肠胃。 罪大畏斧钺,恩宽见天地。 桑榆寄晚日,骨髓琐深愧。 草舍灯火寒,瘴乡烟雨细。 休作断肠声,孤臣已无泪。 注释: 1. 闻杜鹃:听到杜鹃的叫声。 2. 少年闻杜鹃,不领杜鹃意:年轻人听到杜鹃的叫声,并不理解它的含义。 3. 朝将书卷开:早上我打开书本准备学习。 4. 暮对春风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