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刚中
【注释】 黄汇征:人名,作者的朋友,字子明,号石圆。 羊肚云:一种岩石,多呈灰白色,像羊肚。 细腰结垂窼,藏精事生育。 儿已傅翼飞,孤悬尚凭屋。 水仙脱霓裳,美实青如簇。 实尽秋房枯,众窍存虚目。 何人得二物,妙手夸神速。 摩搓小变之,形在质为玉。 徐拾菖蒲子,小大量其腹。 一种一根青,有地皆充足。 浸以西山泉,秀色遂可掬。 使我读书舍,凉意无三伏。 常若菰蒋中,静看江湖绿。 奉贶宜有诗
闰四月夜,草亭独坐玩月山城向中夜,暑气亦渐歇。 幽蛩互喧静,飞萤乱明灭。 清风开竹杪,入此半轩月。 坐久观我身,不见烦恼热。 天边白玉盘,只恐有时缺。 颇思得诗句,颂道好时节。 着意搜万象,万象无一说。 注释: 闰四月:农历闰六月的一个月,通常比常年晚一个月。 山城向中夜:山城在夜晚时分显得格外明亮。 暑气亦渐歇:炎热的暑气渐渐消退。 幽蛩互喧静:蟋蟀的声音互相交织,使夜晚显得更加宁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对菊花的赞美之作。下面是诗句的逐句解读和译文: 1. 渊明不可作,遗芳落天涯。 渊明(陶渊明),指陶渊明本人,他的高洁不染世俗的品格与菊花的清雅遗世独立相契合。"不可作"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人品的高度赞扬,而"遗芳落天涯"则描绘了陶渊明的高洁人格如同秋菊,即使被遗忘在遥远的天边,依然散发着清香。 2. 幽香抱孤蕊,正色敷金蕤。 "幽香"指的是菊花独特的香气
【注释】 竹间孤坐:独自坐在竹子间。 远竹竹自如,亲竹竹不可:远处的竹子像自由自在的鸟儿,而近处的竹子却像是被束缚的小鸟。 移床向前轩,与之相并坐:把床挪到前边的小厅堂里,和竹子一起坐下来。 受日一心虚,摇风万尘破:在阳光照耀下,我的内心感到空虚、茫然;在风的吹拂下,万顷尘埃都消失了。 忽作雪窗声,断云疏雨过:忽然听到窗外雪的声音,断云和细雨都过去了。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七绝。诗人用笔简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无俗轩》。诗中描述了诗人在一座小山前,看到山下生长着新竹。这些新竹的秀色吸引了幽光,都成了轩窗的绿色。公(指客人)来访,坐在上面,更置一株玉(即玉石,象征高雅)。岸巾人(即文人雅士)在这里也是凉快的,因为意已饱足,不需要吃肉。落屑(即飘落的树叶)随飞香(即飘动的香气),这里根本没有世俗之气。 译文: 小山叠起在轩前,山下生长着新发的竹。 秀美的景色引来了幽光
诗句如下: 郑刚中《拟州学横翠轩》 太华带雪千丈寒,砥柱中流万夫愕。 未教耸翠入青苍,故对书窗且横著。 平铺秀气一里许,不露云尖与山脚。 何人半破好东绢,画出潇湘秋色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太华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创作心境。诗人将太华山的雪景与诗作相结合,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宋代诗词的艺术特色
这是一首描绘山石与砚石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热情。下面是对该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邻翁以紫石斛承粗石一块为予书室之奉斛盖端溪之不堪为砚者然较以所载山石则胜矣予是以有白鹿苍璧之句 译文:邻翁用紫石斛托着一块粗糙的石头给我的书室供奉,这比端溪县那块不能作砚台的材料要好多了。比较来看,这块石头更胜一筹。因此,我就有了"白鹿苍璧"这句话。 注释:紫石斛、粗石、奉斛盖端溪
有客致木绵椅坐为山斋之用 注释:客人送来木绵做的椅子,用来作为山中的书房。 桃歇冬花蕉叶干,寒到广东真是寒。 注释:冬天的桃花被风吹得凋零,香蕉树的叶子也被冻硬了,到了广东这里,真的是很冷啊。 山斋竹椅冷如水,欲以荐坐无蒲团。 注释:在山上的书房中,只有竹制的椅子是冷冰冰的,想要在上面坐下去,却发现没有蒲团可以垫着。 邻翁未必藉华罽,顾此流落心所怜。 注释
【注释】: 索酒(索取美酒) 奴僮(婢女、童仆)尔趋勿迟久,去省瓶中有馀不。 毋论多少速携来,我已持杯先在手。 长年燠热类炎夏,今日寒风透窗牖。 篱边黄菊带清露,沙际疏梅似初有。 尝临书卷问古人,教我真筌如一口。 不须辛苦学餐霞,但祗开怀多食酒。 赏析: 这首七律是诗人晚年的作品。全诗通过写诗人的饮兴,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以及在饮酒中寻求真谛的情怀。 首句“奴僮尔趋勿迟久,去省瓶中有馀不
庚午年腊月中,岭南天气非常寒冷,没有下雪,而岭南的冬天却如此寒冷是很少见的。 檐头风摇动修长的竹竿,整夜玉声相互碰撞。 清晨望见山头的松树,孤高瘦弱冻得快要折断。 欣喜地打扫茅亭,准备观赏飞来的雪景。 等待它已过很长时间,脚板冻得像生了铁一样硬。 青山始终不衰老,暮雨空蒙凄清悲切。 岂非是因为地势偏南,湿气重旧时不能外泄。 剪裁水下云彩飘来,只向虚空停留休息。 今年腊月气候很冷,人人都称赞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