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刚中
一区悬磬已偷安,常念风波世路艰。 若谓他时庇寒士,会须令我作千间。 注释: 季天叙为人相宅过余求诗戏书二绝:我与季天叙是好友,他请我为他写的住宅相赠。 一区悬磬已偷安,常念风波世路艰:这一句是说,我的这个住所虽然简陋,但却让我感到心安。因为我常常想起世间的波折与困难,所以才会如此。 若谓他时庇寒士,会须令我作千间:如果你认为将来我会庇护那些贫穷的人,那么我会让他们拥有千间的房屋。 赏析:
【注释】 简:书信。索居:暂寄居。巇险:危险。未应:不应当。疏:疏远。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和劝勉之意。 开头两句“简书催我就征途,对坐西山暂索居”,言简意赅地表达了诗人即将踏上征途,与友人在西山暂作栖身之地的意境。“简书催我就征途”一句中,“简书催我”指的是一封急迫的书信催促着他去远行;“征途”则指旅途。这两句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旨。“对坐西山暂索居”一句
注释:灵峰特别矗立在万山之中,秋天逼人浓密的山岚更郁郁葱葱。旁边绝壁曲折蜿蜒却缺少助威的人,但那山峰气象自能冲上云霄。 赏析:这是一首咏景诗,诗人描绘了一幅秋日灵峰的画面。首句写峰之特立,二句写峰之峻拔,三句写峰之高耸入云,四句写峰之气势恢宏。全诗笔力雄健,意境开阔,气魄宏大
【注释】 拟:写。孙立之:人名,作者的同辈或朋友。紫薇花:指皇帝的御花园。谢:赠答诗。 【赏析】 此诗是一首酬答之作。酬答者对被酬答的作者有知遇之情,所以作诗时,往往以“谢”字为题,表达对对方知遇的感激之情。这首酬答词,就是写给一位友人的。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赞美了这位友人的才华和为人。 上片写其人其才。“肯为酴醾题好句”,言其能题好句,非一般人可比;“更肯轻相付”,谓其更肯把佳句轻易地相托
注释: 1. 癸酉年梅花开已逾月而窗 2. 江梅:江南的梅花。久矣:很久了。报涂粉:涂抹着红色的花汁。 3. 篱菊傲然方铸金:篱笆上的菊花,傲然挺立,像金子一样灿烂。 4. 岭外四时惟一气:岭外的四季只有一种气候。 5. 难分冬雾与秋阴:难以分辨出冬天的雾和秋天的阴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岭南地区特有的自然风光。诗中以梅花、篱菊为喻,展现了岭南四时的鲜明特点。 首句“癸酉年梅花开已逾月而窗”
枕上 三面屏围屈曲山,篆炉灰冷柏无烟。 霜钟不管春阴薄,声到寒窗客梦边。 注释: 枕上:即枕前,指在卧室里。 枕前:诗人在卧室内睡觉时所看到的景象。 三面屏:三面屏风,指卧室中的屏风。 屈曲山:曲折的山。 篆炉:指古代一种用青铜制成的香炉。 篆:古代刻铸的文字,这里指铜字。 灰:燃烧后的残渣。 冷:指燃烧后的余烬已经熄灭,不再有热气。 柏无烟:柏树枝叶已经枯黄,没有燃烧时的烟气。 霜钟
长春花 小蕊频频包碎绮,嫩红日日醉朝霞。 气温已是如三月,更向亭前堆落花。 注释: 1. 长春花:一种植物,因其花色鲜艳、花香芬芳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2. 频频:频繁地。 3. 包碎绮:形容长春花的花朵繁多且色彩斑斓。 4. 嫩红:形容长春花的花瓣颜色鲜红。 5. 醉朝霞:形容长春花在朝阳下仿佛醉酒一般艳丽。 6. 气温已是如三月:形容春天的气息已经非常浓厚,如同三月般温暖。 7.
五更霜寒拥被不寐 注释:五更时分,霜气寒冷,我紧紧裹着被子却难以入眠。 译文:深夜,寒风刺骨,我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酒凭孤枕聊成寐,寒入霜钟更觉清。 注释:我倚靠在冰冷的床边,借着酒意勉强入睡,但寒冷的天气和凄厉的钟声让我感到格外清醒。 译文:我在冰冷的枕头旁,借助酒精的力量才能勉强入睡;而寒冷的空气和夜晚的钟声让我感到更加清醒。 户外只知居士睡,那知寂默念平生。 注释
【注释】季天叙为人相宅,路过我处要求我为他写首诗。“南巷”是诗人自指,“甘贫”即甘于贫困。季老徒夸眼有神:季先生徒然夸赞自己的眼睛有神采。未暇:没有时间。展:指展开。高栋:高大的房屋,喻为官者。方图:打算。种德效前人:效法古代贤人的德行。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朋友季天叙在南巷居住时的描写。诗人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把季天叙的为人以及自己与他的交往作了生动的刻画,表现出了诗人淳朴的性格和淡泊名利
注释:别家山二绝 就荒松菊莫相嗔,未肯微官缚此身。 若有督邮须束带,定将秫米付他人。 译文: 我宁愿在荒废的山中种植松树和菊花,也不愿受到微小官职的束缚。 如果有督导官员需要我去束带,那我一定会把粮食留给别人,而不是自己。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他不愿意受到微小官职的束缚,而是选择在荒芜的山中过上简朴的生活。如果督导官员需要他去束带,那么他会毫不犹豫地把粮食留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