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
【诗句释义】 杨柳啼鸦:用“杨柳”暗指白门(今南京)的景致,“啼鸦”则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怀念。 高皇弓剑:这里指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当年曾在白门城(今南京)起兵反元,后来建立了明朝。 凤凰城阙:形容京城的雄伟壮丽,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祥瑞之鸟,常用来比喻美好的城市。 龙虎山河壮九阍:这里的“龙虎”指的是秦岭、淮河,它们是古代中国地理上的分界线,也是古代中国的屏障
诗句: - 边霜遥逐角声吹,马上征夫最早知。 译文: - 寒气从遥远的边塞吹来,角声随风远传,戍边的将士们最先感受到了这凛冽的北风与刺骨的寒冷。在马上行进的征夫们,早早地感受到了边疆的严寒,这种孤独和寂寞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守卫国家的决心。 赏析: - 诗中通过“边霜”和“角声”两个意象,形象地描绘了边疆环境的恶劣。"边霜"不仅指天气的寒冷,也暗示着战争带来的创伤和痛苦
以下是对李云龙《九日集李公詹别署》的逐句释义: - 瀛洲官阁帝城东:描述了诗人站在位于帝城东的瀛洲官阁,远望燕山。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历史的感慨。 - 一望燕山感慨同:通过“一望”和“感慨同”两个词,展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眷恋和对历史沧桑的深深感叹。 - 易水寒生人别处:易水寒冷,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远离家乡的痛苦。这里的“人别处”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 - 渔阳秋在雁声中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温觉斯游历金陵的关切与祝愿。下面将逐句进行注释并赏析其含义: - 萋萋芳草戒晨征 - 萋萋芳草:形容春天的草地生机勃勃、繁花似锦。 - 戒晨征:提醒早晨出行时要多加小心,防止迷路或发生意外。 - 诗意:诗人用“萋萋芳草”比喻旅途中的美景,同时提醒温觉斯早晨出行要多加小心。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温觉斯旅途顺利的美好祝愿。 -
【注释】 闻今上驻跸端州:听说当今皇帝驻留在端州。 水上黄龙出负舟:水中的黄色大龙出现,背负着船。 七星环拱待宸游:七颗星星环绕在天空中,等待天子出游。 短衣各自羞从虏:穿着短衣的人们感到羞耻,不愿意跟随敌人。 左袒何人不为刘:只有刘氏人才愿意袒露左臂,作为忠诚的象征。 失在东隅何损汉,至于南海实兴周:如果丢失了东方的一角,也不会损害汉代的基业,只要到达南海就能振兴周朝。 东方千骑如云簇
【注】 ①苏公:即苏轼,字子瞻,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子瞻台,指苏轼的“苏公台”,在今湖北黄冈市东。②王子楼:即王子安楼,在今湖北黄州城西门外。③莲花公府:指苏轼的“东坡”别墅。④竹枝歌:一种民歌,流行于巴陵(今湖南岳阳)一带。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西元一〇八二年)。叶少府是作者友人张舜民,时为楚州(治所在今江苏淮安)黄县(治所在今安徽亳州)军事判官,后被派往荆南监军。叶少府暂还粤中
【注释】 1、张太史:张华。 2、“洞庭”、“彭咸”:《论语》载:“子贡问曰:‘夫子何为于斯?’孔子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老争也。’”《楚辞·渔父》亦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又云:“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此处借指屈原。 3、“世疏”:疏远世俗。 4、“湖水东边”:指湘江。 5、“梅花多处”:指岳阳楼。 6
【解析】 这是一首五律,首联写诗人出关时的情态:风雪中匹马踏过落梅,倚天长啸,万峰开。颔联写诗人在横浦度关时的情景:回想当年弃繻而去,出塞何辞仗剑而来。颈联是写诗人渡过春水时所见所闻。尾联写诗人当杯听关山曲的情景:目送飞鸿万里归。 【答案】 译文: 风雪交加中,我单枪匹马踏雪前行,一路踏过残枝败花,马蹄溅起的雪花,像梅花一样。 我倚着天空,高歌一曲,万座山峰为之震动。 我曾弃繻而出关
《寓虎丘李如谷观察过访》是明代李云龙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虎丘的壮丽景色和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谊。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析: - 三尺匡床千顷云(译文):一张三尺宽的床榻,覆盖着层层云彩。 - 注释:这里用“三尺匡床”形容床的尺寸不大,而“千顷云”则描绘出床周围广阔的天空,给人以宽广无垠的视觉感受。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床和云的关系的描绘,营造出一个空旷
酬何龙友太史 卑栖何敢望高梧,暂挂云帆问五湖。 溪路独行芳草远,江干长啸碧天高。 荷花越榜邀明月,杨柳吴门听夜乌。 漫道烟霞可娇语,玉堂君自有蓬壶。 注释: 卑棲:低微的栖身之所,这里指自己的处境。 暂挂云帆问五湖:暂时收起船帆,去询问那些遥远的湖泊。五湖,泛指太湖一带。 溪路:山间小道。芳草远:远处的花草香气四溢。 江干:江边。碧天高:天空湛蓝高远。 越榜:越王勾践的名帖。 吴门:古吴国都城